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社团的发展第三纪元2002年


    村子派系在纳尼亚农耕成果和自身实力威望持续走高的情况下越发明显,缺少食物的族人都投靠了老约克,剩余顽固抵挡不服的就是不愿意接受现实的4户长辈战士家庭与几户留有余粮保持独立的家庭,收服这些顽固党只是时间的问题。

    自从走出登兰德山地后,散居在伊宁威志的登兰德人就越发的散乱独立自主了,大多数的村子都是从大点的村子和聚集地分离出去的,保证了自身的独立和自由,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接受最有威望的战争首领领导进行战争。

    反对派只是纯粹的反对老约克成为独大的军事首领,但这只属于政治形态的联合,在生活上依旧过着过去那股得过且过的日子,虽然有人在模仿纳尼亚的开垦方式,但个体户能力纳尼亚并没有放在心上,最终还是证明他们想多了,个体户不可能胜过集体农场。

    春季万物复苏,早有约定的行脚商带来了纳尼亚所需要的种子换取等额的羊皮,每年秋末冬初为了度过艰难的冬季有羊群的族人都会宰杀储存食物,平日里除非特殊情况外都是少有宰杀,行脚商准备的种子初步满足了纳尼亚的需求。

    传统风气在登兰德人中深入人心,推行社团改革往往需要超高的声望和地位,不少部落就已经有了社团的形态,只是在细节上属于换汤不换药,农耕和劳务大多还是依靠女人们耕种,也有被排斥、自主开发土地的登兰德人但数量稀少。

    纳尼亚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行脚商得到了自己该得的物品,在交流中纳尼亚询问行脚商得到了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那就是相隔一定时间在最近的部落里会有来自北方的自由民商队,那里已经有了基础的集市够人贸易。

    而在更南边的西境与洛汗渡口间有着洛汗人的集市几内尔德,而西面的森林间的空地上也有着伊宁威志人的集市艾克福德,只要有一定需求和贸易的地方就有集市的存在。

    南下扩散的登兰德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地区性质明显化的部族,从家庭到家族再到部族,通过血脉凝聚在一起,随着荣誉感的增长和自立的方法从过去中分裂出来形成新兴聚集地,但在交流上依旧与过去的部族保持着联系。

    羊群宰杀时间大多在秋末,纳尼亚手头上的食物想要满足现状依附的族人需求也是一个难题,一头羊能够换取远超十倍的食物,只是独有的价值观认为不划算拒绝了这种贸易,纳尼亚除了眼下的问题外还有今年发展的计划。

    想要收获大笔的资金,纳尼亚脑中有一个项目那就是鬼面蜂蜂蜜,在西面的伊宁威志森林中就有这种恐怖的杀人蜂存在,因其蜂蜜有着独特出色的效果在市面上价格居上,但是其恐怖的危险度也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这个有风险。

    小生活圈封闭的环境缺乏外界的信息与沟通,而现在最缺乏的还是科技的引入,无论是北方的自由民还是南方的刚铎在农耕上至少都已经达到了作物轮耕和灌溉体系程度,同时在工具和土地规划食物种植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成就。

    作物轮耕做为2级农业已经算是较为先进的耕种方式,可以长年最大限度利用土地潜力,利用季节时令交替耕种作物尽管麻烦,但此举不仅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能改善土地土壤质量,能有效提升单一作物的产量,农业才是根本。

    而相比作物轮耕那么3级灌溉农耕体系无疑已经达到了农业的巅峰,通过人工挖掘纵横沟渠将水引入耕田,令当地土壤质量大为改善,尽管修建灌溉体力极为损耗人力,且常年需要维护整修,但其高产出让其付出物有所值。

    畜力耕种和工具改善以及草木灰粪便都能增加作物产量,虽然纳尼亚组建了公社,但是凭这点人手和简陋的工具少的可怜的物种让纳尼亚心有无奈,但起码有了个盼头,只要给足够的时间迟早能够崛起,而不是如过去般挣扎。

    而自由民商人的出现正对纳尼亚心中发展的下怀,纳尼亚为此将自己今年的想法告诉给公社的族人,然而让纳尼亚额头黑线的是老约克相对耕种的不屑,倒是对自由民出产的啤酒麦酒大为赞赏,而其他几个长辈也是如此。

    纳尼亚一看就知道大多数族人都是没喝过酒水的人,果真追求不一样,思维方式和考虑都完全不同,看着被扯开的话题,纳尼亚只能自己一个人继续劳心劳力。

    春季到来寒冬退去,森林里的动物数量开始增加,羊群再次回到牧草丰满的土地上,通过自身积累原始资金让纳尼亚步步艰难,复兴的森林中大型动物只有狼、鹿,这让纳尼亚不得不将目光放在小型动物上,狼和鹿的经验10,小型动物经验1,中型动物经验5(羊、猪),这也是纳尼亚在械斗对练、2级教练技能之外的升级方式,西面的森林里树木的种类不少,其中有着几棵果树每到秋初果实成熟就会被人类和动物完全瓜分,果实有着淡淡的甜味。

    纳尼亚也有了种植果树的想法但需要等到秋季才能实施,北方自由民大多畏惧登兰德人的野蛮,其中充斥着邪恶人类的流言让人莫名生畏。

    少数南下的商人都是充满对利润的追逐,任何市场都是有极限,任何人都是有追求的,利益往往与风险同等,当然南下的商人也有着一些独特的手段和关系,南下的风险非常大一个不好往往就是人财两失。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一个季节眨眼就结束了,公社也迎来了第一批丰收,随着农业的回报改善了公社成员的生活,对放牧纳尼亚也抱着生态平衡循环的目的去规划。

    与公社食物丰收对比,原来的个体户族人哪怕相比之前有多收,但是面对公社的丰收心里依旧不平衡,公社里面的规矩和分成很明显让不少人不满意,纳尼亚想将成年男子都投入到耕地上遭到了以老约克为首的村主力拒绝,这让纳尼亚很无奈,内外交困。

    纳尼亚换来的食物种子都是自己出钱,社团丰收后的产物大多也是属于纳尼亚家,参与进来的社团族人只能得到一份温饱,虽然未加入社团他们温饱尚不可得,但纳尼亚一家收获富足的情况更加让他们为之眼红。

    人性永远贪婪,永无止境,只会日益索求更多。

    纳尼亚也只能时不时集体聚餐付出一些甜头来足够安抚和笼络心生不满的社团成员,但食物的累积消耗让开垦的土地渐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