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21章 正气大会(1)

    武者和凡人国的两个大会,正气盟没给出任何条条框框,也没有派大员参与。只是派了一些书记员,负责记录大家的讨论结果。

    不过,正气盟却向两个大会提出了两个问题:

    筑基天常年战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让筑基天长治久安?

    参与大会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发言,但要发言,则要提出申请,正气盟会根据申请人数和发言内容,具体安排发言的顺序。

    当然,有些申请是不会被通过的。不过也不要紧,在大会上的发言申请没有通过,还可以在小会上说。所谓的小会,就是把众多来参会的人,分成若干小组,具体讨论大会上提出的某些问题,或者是讨论小会本身提出的问题。

    正气盟如此举措,让每个参会的人,都有了被尊重的感觉。

    那些本来以为自己来了,也只是听听热闹的人,就此改变了对正气盟的看法。

    不仅如此,正气盟竟然把两个大会上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梳理出了一千多个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在《天下闻》上公开刊出。

    经过两个大会的推举,一千多人的“正气大会”正式召开了。

    按《天下闻》上所说,正气大会需要讨论如下重大事务:

    第一,筑基天常年战乱的根本原因何在?如何让筑基天长治久安?

    第二,筑基天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

    第三,如何昌盛筑基天的武道之路,却又不危及凡人?

    第四,如何处置数千万战俘?

    如上,只有第四条,是必须有明确答案的。其他三条,哪怕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也要给出相应的思路,再做出有益的尝试。

    其实,正气盟提出的这四大议题,看似从前面的两个大会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实质上也是正气盟本就要讨论的。

    用沙九天的话来说,筑基天要发展,就不能有战乱。要没有战乱,一是要改变筑基天的大环境,二是要改变筑基天一直以来的“以武为尊”的观念。

    在正气盟成立之初,正气盟的几个下属机构,都是针对这“两个改变”的。

    正气军团,将起到武力震慑的作用。这次大战后,应该没有哪个宗门,敢在正气军团的震慑下,再起什么幺蛾子了。

    典阁,既是正气盟为筑基天设置的教育机构,也是正气盟引导“两个改变”的核心机构。

    让凡人学会更多技能,让各种技能为筑基天的繁荣昌盛而服务,就是典阁的核心任务,而且是永久性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九天相信,各种技能,甚至包括治理天下的理念、指导思想与治理能力,亦将会有不断发展。

    而典阁的武馆,核心是钻研武道、丹道、器道、阵道等,招收弟子的对象,首先是仁惠天下中的孤儿,然后才是寒门子弟,而且限制人数,除最终留在武馆钻研武道的之外,其他的,全部供应给正气军团,绝对不外流。

    所有招收的弟子,九成九都必然是文馆的弟子,因为文馆的学科太多了。学成后,则由各凡人国或其他什么势力来招揽,根据不同的学科,充实凡人国的治国基础。

    不过,所有从幼童进入文馆学习的,直到学会某种专项技能,不仅免除全部费用,期间一年回家两次、去实地学习锻炼的费用,也是由典阁承担。

    当然,不管什么势力,要招揽这些人才,典阁都会拿出账单,由这些势力支付这么多年来的培养费用。

    十年后,将变成对寒门子弟免除费用。二十年后,将开始收取各种费用。

    准确地说,就是前期的培养成本,全部由正气盟承担了。等筑基天繁荣一些后,这些费用将转嫁到招揽人才的势力中。再之后,就变成有偿培养,正常运营了。

    用老阁主的话来说,百年后,各凡人国中,无论朝廷大臣,还是技术官员,将全部是文馆培育出来的。那时候,典阁在筑基天将无人可撼动。

    不过,这次战后,沙九天又重新把正气军团的编制改成五万人。他认为这已经足够了,正气盟不需要养更多的人,而正气军团也变成了接近终身制。也就是说,他们要在一世半之后,才能退役。

    器丹公会,负责吸纳和培养器丹两道的人才,目标是让器丹不再仅仅是为武者服务,而是为整个筑基天服务。同时,器丹公会也是典阁的财富来源,以维持典阁的运作。

    仁惠天下,是正气盟的惠民机构。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是他们核心的服务对象。而仁惠天下售卖的美容丹药、凡药,以及十数万种的方药,只赚取微薄的利润,用以维持仁惠天下的运作,同时也给天下无数的药铺,制订一个基本价,做一个榜样。

    但为了不影响其他药铺的经营,仁惠天下每国只开一家,而且只零售不批发。

    有人问了,如果有人提升药材的价格,你仁惠天下还不是得跟着涨价。

    这点早在正气盟的考虑之中。

    仁惠天下将在五域各设置一个药材基地,一是种植筑基天所有的药材品种,二是收购所有能够入药的材料,包括凶兽的血肉皮毛等。

    然后就可以给筑基天的药材确定基本价了。

    之所以是“基本价”,是指作为一个参考。万一因为气候或其他什么原因,如某地遇灾,导致某种药材短缺,是允许涨价的。只是涨价要得到仁惠天下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