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8章 实验室

    等县领导再来的时候,杨晓红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县领导,几个领导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满口答应。

    果然,心诚所至,金石为开。招商引资工作,就在心诚上。县领导把这个作为经验典型在无数次大会小会上向大家作为案例讲解。

    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县医院专门腾出一栋楼来,作为实验室的办公场所。

    杨晓红又发挥女强人的作风,用了不到半个月的工作,同时请了几十个工程队,将楼上楼下装修一新,很快就将大家都搬了过来。

    以后,大家轮流上山,每天在这里进行数据汇总,对发现的新情况进行总结。

    顾梦辞来到县城后,第一件事是在自己的单人宿舍洗了个澡。

    然后直接来到新的实验室,开始了数据分析工作。

    山上除了杨志峰,就剩下几个研究人员,每天盯着实验仪器,一点不敢放松。

    倒是万泉县医院热闹了,来了这么多的大拿,市里的,省里的专家,都开始来交流经验。

    因为是联合实验室,顾梦辞也不好拒绝,就在紧张的实验之余,开始了学术交流活动。

    这一举动,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顾梦辞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这一番操作,为十年后的万泉县培养了大批的脑科学专家,他们在这种环境里得到启蒙,走向了更高的舞台。

    这些在县城里封闭的人们,对外面的世界都是臆想,猜测,和揣摩。只有顾梦辞真实地在这里存在过,但凡到过实验室的人,无不被这些高端的仪器所震惊。

    他们即使在医院里,接触到的最先进的仪器就是价格高昂的ct机,这座实验楼里,有些仪器的零头就可以买到好几台ct机。

    万泉县医院并没有脑科学,但是神经科的医生们有福了,他们经常来到顾梦辞的实验室,缠着那些研究院请教一些问题,就在不经意的解答中,他们的水平飞速提升。

    打着张喆的幌子,高中的校长已经升任县教育局长,他打出了张喆的感情牌,逼着孟伟强为同学们做了几场讲座,而且还提出了每个月给孩子们上一堂公共课的要求。

    孟伟强非常想拒绝,但是一提到张喆,他就心软了。在讲台上,他看着下面的孩子们,这就是无数个张喆。

    每次讲课都非常卖力,他从不给孩子们讲知识,但是却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知识的窗户,告诉他们知识的作用是什么。

    县城里的孩子,只知道学,学了干什么,他们一点不知道,只知道父母让他们学,学习就会有前途,有出路。但是前途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孟伟强给出了答案。

    这是继张喆以来,对学校最大的触动,连那些小混混们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开始架构新的人生观,定好了一个小目标,开始投入到学习中。

    教育局长感慨万千,如果县里能够多来这些人才,那这些孩子们的眼光就会看得更长远,这些远比老师手中的教鞭要起作用。

    后来,孟伟强也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一点价值,带着学生们参观了脑科学实验室,那些是有在科幻片中看到的仪器竟然在他们面前,孟伟强还让大家试着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