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9章 第一口美食

    黍子怎么做,对于地地道道的西省人来说,自然难不住张喆。

    黍子,作为软米类的一种,西省人大多用来做糕,古人们怎么使用张喆还不知道,或者火烤,或者水煮,但是做糕,就需要炸制。

    食用油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概念,但是张喆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用动物油来代替植物油。

    在当时宰杀野猪的时候,他就把脂肪留了下来,放在石锅里,加入少量的水,然后用小火熬制,直到油逼出来后,存放在了一个石罐子里。

    只是这野猪向来好动,脂肪远没有家猪多,不过看到圆滚滚的野猪幼崽,这些活泼好动的动物也开始变懒了,不过几代,估计就成了肥猪了。

    野猪的肉又酸又腥,根本和现代的家猪没有办法比,但是只要不停地驯化和繁育,这些猪的品种就会发生改变。恐怕,美味的猪肉时日不远了。

    加工好了黍子,张喆就开始在里面加入开水,不停地揉着,直到揉成了一团,因为颗粒粗大,费了张喆好大的力气,才把黍子揉成一团。在这个过程,张喆发现,其实把黍子泡发后,用石器打击的效果会更好。

    他把这些黍子做成的面团做成一层饼,然后用树枝架在石锅上,上面盖上用木片做的笼盖,然后大火蒸制,不一会儿,黍子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大概半个小时,张喆把蒸好的黍子拿了出来,温度降下来后,开始揉了起来。其实现在就可以吃了,但是发黏的口感可能是这些吃惯了肉的人不喜欢的。

    揉好后,张喆把这些面团分成一块一块,然后做成小饼。

    他又把石锅放在火上,然后里面放上猪油,把黍子做成的小饼放在上面开始煎。

    一面金黄后,又翻到另一面,吱吱的声音伴随着香味,在整个寨子里飘荡,大家都围在一起,看着张喆奇怪的做法。

    第一张饼子煎好了,张喆不顾烫嘴,然后尝了一口,虽然没有佐料,没有馅料,但是对于他来说,这真是人间美味。

    他又分了几块给番瓜,还有几老人,大家第一次吃到这样的食物,一种食物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没有想到,这些野草竟然有这样的魔力。

    这下大家才知道为什么张喆要大家去收集这些种子了,原来是这样的好吃。

    张喆把剩下的饼子煎好后,就给后面的人分了,这个神奇的食物就在整个寨子里传开了。

    这是幸福的味道,虽然大家不知道怎样用语言表达,但是脸上的表情告诉了答案。

    这是人类第一口加工过的美食。

    虽然最近,张喆换着法子告诉大家做肉的技巧,不管是烤的,还是煮的,特别是叫花鸡的做法,被张喆发扬到所有的肉类上,这下可解决了老人和小孩的吃饭问题。

    但是比起黍子做的煎饼,这都不算什么。

    番瓜一族,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农业文明的时代。可能几千年后,这些种植和加工的技巧在智人的智慧和总结下,会越来越多,但是这第一口的美味,随着口口相传,将延续几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