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7章 是不是也行?

    苏策也不推辞,直言道:

    “想让水果生长,够暖和就成。”

    “我造的大棚就是利用棚子保温,再挖个地龙,两端烤火便可。”

    “一旦大棚里暖和了,果物自然可以生长。”

    说温度有点太过于深奥了,其实不仅仅是要“暖”。

    同时也要有适当的“冷”。

    只有昼夜温差在合适范围内,才会让果品含糖量更多,口味更好。

    杨慎还是不解。

    “两端烤火?那岂不是都熏干了?”

    “再说了,地龙怎么可能建那么大?”

    苏策想起自己研究大棚那会,也整天为这几个问题发愁。

    不过好在难不倒他。

    最后全都解决了。

    他做事的逻辑就是这样,不会因为困难给自己打消积极性。

    反倒是缺什么补什么。

    怕干?

    那不多浇水就行了吗?

    “挖地龙,考验的便是土质,所以要在建大棚之前先打地基。”

    “把土夯实,再挖地龙。”

    “等移植葡萄藤前,再松土才可以。”

    杨慎恍然大悟,佩服的说道:

    “苏兄真是......细致入微。”

    “若没这份洞察的能耐,可能成不了。”

    “道理说着简单,估计做起来可难了。”

    朱厚照无不赞同的点头道:

    “老苏是真费心了。”

    “那段日子天天在家里画图纸,我都觉得费力气。”

    李兆先也钦佩的说道:

    “看来以后京城冬日也能吃到新鲜的瓜果了。”

    “真了不起啊。”

    两位公子哥的想法都停留在享受上。

    其实朱厚照也不例外。

    只有苏策才清楚大棚的真正潜力。

    眼下受限于成本。

    日后造出玻璃,降低了成本,推广开之后。

    再引入玉米红薯土豆三大神器,大明就再也不会有灾荒饿死人的事了。

    苏策在乎享受,有钱肯定要过好日子。

    但更在乎天下苍生。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朱厚照笑道:

    “实验棚总共结了七八筐的葡萄。”

    “等回去了我就差人都分到你们府上。”

    李兆先问道:

    “那黄公子自己不留点?”

    “还有苏公子呢。”

    苏策摆摆手。

    “新大棚马上就建好了,不差几天的事。”

    朱厚照也跟着说道:

    “第一批实验的葡萄还不够好,等老苏再改进改进,隆冬时候我再回去拿给我家里人。”

    他一想到父皇看见自己在漫天大雪时,进贡上去水灵灵的瓜果。

    露出满脸震惊的表情......

    爽啊!

    朱厚照是极孝顺的,所以他想把最好的留给父皇。

    几人边聊边吃,冷了就再喝点黄酒。

    惬意至极。

    ......

    终于,泛舟直至余晖落下。

    几人分别,都各回各家去了。

    朱厚照的心情格外好。

    一路上哼着小曲就到了撷芳殿。

    刚准备休息。

    忽然想起晚上还没给父皇问安。

    就又套上了身衮龙袍,往养心殿走去。

    ......

    养心殿中。

    弘治皇帝正批阅奏章。

    他的日常似乎规律的近乎死板。

    早上睡醒给太后请安。

    然后有朝会开朝会。

    没朝会开内阁议事会。

    完事就批折子。

    中午用过午膳,小睡一二。

    醒了接见一批臣子。

    完事继续批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