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1章 我有一个朋友...


    “儿臣跟杨师傅学了这么久,都没和他认识一段时间学的多。”

    “所以嘛,肯定比詹事府里的老学究们厉害。”

    弘治皇帝有些不悦,严肃的说道:

    “天地君亲师,詹事府里都是传授给你学问的老师,要尊重!你说的什么混账话,什么叫老学究。”

    “他们都是穷经皓首,把书读透了的学问人。”

    “是你不够虚心,没有认真揣摩老师们说的话才会这么想。”

    朱厚照近些日子确实有长进,说话做事让自己刮目相看。

    但他顽劣的性子还是没有改多少。

    整天固执己见,听不进去别人的教导。

    这一点,弘治皇帝觉得他还是要改。

    自己身为皇帝,有必要敲打一番。

    朱厚照不屑道:

    “不管那些老师们怎么想,会多少东西,结果就在那摆着呢嘛。”

    “儿臣没弄明白,就不能老说是儿臣不用心学。”

    “也有他们不会教的原因在里面啊。”

    “孔老圣人还说了,教学生要因材施教。”

    有道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才是最好的教育。

    苏策常常在家里手不释卷,说话也是引经据典。

    最后还成功的让朱厚照学到了东西,施展出来,尝到了甜头。

    所以最近小朱太子也学会了拿着本书,闲的没事就瞅两眼。

    还真别说,以朱厚照的天资之聪颖。

    很快就学到了不少东西。

    以前都说他生性好玩,不务正业,只不过是心思没在学习上罢了。

    现在用心了,长进很快。

    弘治皇帝被朱厚照一同“诡辩”给搞得有点生气了。

    厉声训斥道:

    “胡闹!”

    “朕给你挑的都是全天下最会读书的老师,怎么可能不会教?”

    “你若一直这么固执下去,以后怎么能执掌大明?”

    “下面的臣子又不是都会顺着你的心思说话,他们也有忠言逆耳的时候。”

    “以后要是别人说了你不爱听的话怎么办?就闭塞言路吗?”

    弘治皇帝时常翻阅史书,每当看见昏君沉浸享乐,不识忠奸的时候就觉得很痛心。

    以至于下定决心,以史为鉴,时刻提醒自己。

    可没想到,自己的太子竟然大有这方面的倾向。

    一时间,之前的高兴都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见朱厚照低头不吭声了,弘治皇帝也知道自己有些言重了。

    便放缓了语气,和声说道:

    “算了算了,朕说的话你可能也听不进去。”

    “总之多听听别人说的话,对你没坏处。”

    “你不最近在看孔圣人的书吗?”

    “父皇也有一句话送给你,见贤思齐,善莫大焉。”

    “你的书读得还是不够多,以后学习要再勤勉点才是。”

    “去吧,朕还有政务要处理。”

    朱厚照低着头,沉着脸离开了。

    他以为自己有长进父皇就会夸奖自己。

    可在父皇看来,自己还是小孩子。

    他抱怨的自言自语嘟囔道:

    “看就看,等本宫全看完了,看我能不能辩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