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52章 秦王妃做人质

    金銮台上鸣鞭三声,百官有序入殿列队。

    文臣武将分列两边,薛珩与薛慎各领一边,站在前列。

    因为北戎围城引发的连锁反应,这些日子各地的奏折明显增多,需要朝臣商议的事件也更多。

    承安帝从一摞奏折里将最要紧的一封拿出来,道:“西北沿途各地都有奏折来报,说有溃败的小股北戎人逃入山中,时不时便出来烧杀掳掠,请求朝廷派兵支援。”

    北戎王重伤,耶律南仙带着北戎军精锐护着北戎王逃回了草原深处。但北戎军人数众多,溃败之时不少北戎军被迫分散,有小股散兵在朝廷兵马的围追堵截之下逃入深山老林藏匿,等朝廷兵马撤走之后,便靠着劫掠当地的百姓维生。

    承安帝目光在文武百官之中转了一圈,最后落在薛慎身上,道:“朝中武将青黄不接,朕思来想去,唯有秦王勇猛,可凭匪患。秦王可愿往西北平息北戎匪患?”

    若是从前,承安帝定然不让薛慎掌兵立功,但如今薛慎经过北戎围城一役,已经是立下了极大功劳。再加上他设局逼着承安帝不得不承认了三万私兵的合理性,又将庞来等人官复原职,即便承安帝不让他掌兵,他手中也有了实打实的兵权。

    承安帝这些日子只要一想到薛慎就寝食难安,犹如火烤。

    西北各地的求援就像一场及时雨,浇灭了他心头的急火。与其让薛慎在京中虎视眈眈不断培植力量,不如将他调出去,再派亲信伺机而动。

    这次去西北剿灭北戎残兵就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承安帝打得一手好算盘,薛慎自然不会不明白他的用意。但北戎残兵确实是个隐患,而且他最新收到消息,探子在吐蕃边境发现了沈明江的行踪。

    只是沈明江神出鬼没,薛慎探子跟了半路就将人跟丢了,回信上只说曾见沈明江同一名人极像沈修仪的年轻人交谈过。

    探子只见过沈修仪的画像,无法确认那就是沈修仪。而沈明江显然无意让薛慎插手此事,一直有意甩掉薛慎的探子。以至于薛慎一直想亲自去西北确认一番,如今也正是个机会。

    承安帝的提议倒正中他的下怀。

    薛慎对上承安帝闪烁的目光,跪地领旨:“臣定不辱命。”

    承安帝没想到他领旨得如此从容,一时间反而怀疑他是不是有别的打算。心中猜忌之下,承安帝示意齐忠将人扶起来,用关心的口吻道:“朕知晓王妃月份大了,现在要你这个将做父亲的远行,你怕是难以放下家中妻儿。你且放心,朕会让皇后派几个擅于照顾孕妇的嬷嬷去王府照看秦王妃,定不会让王妃有丝毫闪失。”

    他这话说得再好听,也掩饰不了自己对秦王的忌惮。

    说得是派人照顾,实则是要用秦王妃做人质。

    但薛慎早就料到过会有这一日,也不着急,只是从从容容地谢恩。

    承安帝见他认命,心中不安也平复几分。

    心想薛慎再狡诈,到底还是有软肋的,先前自己就是太过顾念名声,做事也不够心狠。只要捏住了沈幼莺和沈幼莺肚子里的孩子,还怕薛慎不敢乖乖就范?

    *

    散朝之后,薛慎出了宫。

    庞来等人追上来,担忧道:“王爷当真要将王妃留在京中?承安帝来者不善,怕是会趁机对王妃不利。”

    薛慎道:“此事我自有安排,暂时不便与你们说。你们只需准备出征事宜便是。”

    庞来等人见他神色沉稳,便知他并不是毫无准备,这才目送他上马离开。

    薛慎回了王府,就见沈幼莺正执着针线在做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