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5章 初次修炼

    在现代人的看法之中,导引,又称“道引”。导,指导气,引,指引动肢体,因此,导引是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相配合的一种健身治病的道教方术。

    《抱朴子内篇·别旨》中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这几乎是把所有的肢体活动都看成了导引。

    《云笈七签》卷三十六《云鉴导引法》中就说:“导引之道,务于祥和,仰安徐,屈伸自有节。”即是说,导引之时,首先精神上必须祥和,身体俯仰之时,也要不徐不疾,肢体伸曲时,也必须有节奏和节制。

    《服气精义论》则对导引的方法和意义有这样具体的介绍:人的肢体关节,本来就是用来运动的,人的经脉荣卫,是必须让它通畅和顺的。闲居无事时,就应该行导引之法,所谓“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气血精神,是与人的生命一体并用来保护生命的。人体内的经脉,是用来让气血运行的。

    以上则是古人总结的一些关于导引术的修炼方式,这其中提到的都在于吐纳练气与动作相结合。

    但是这一本《引气诀》当中记载的功法,虽然在吐纳的内容及要求上颇有雷同,但是在动作上却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因为这一本功法修炼的第一步,就是要求修炼者盘膝而坐,首先存思冥想,让自己进入深层次的入定状态。

    这个时候再用心去感悟周围的天地灵气,从而有意识的引导天地灵气进入身体。

    这第一步,王平早就能够做到,毕竟先前他也经历过存思聚气的阶段,只是那个时候他不知道修仙的功法,每次吸收的天体灵气,要不然是和气血结合,存在他的中丹田心窍之中,成为自身独有的气血之力。

    要不然就是进入上丹田脑海之中,温养精神力量,形成那一种清凉的特殊能量。

    至于他最想聚气的下丹田,却几乎没有办法吸纳这些直接从天地间聚集过来的灵气,所以这么多年来,他的下丹田依旧只有那么大,里面存放的灵力虽然有所增加,但却一直无法调用。

    不过,《引气诀》之中记载的那三幅经脉运行图给了他一个新的思路,或许这也是普通的道家典籍之中记载的导引术,同真正的修仙功法之间的差别。

    导引术需要调动自己的肢体,通过特定的动作来吸收灵气,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这或许是因为外界的天地灵气浓度实在太低,甚至西伯道根本就无法供人正常修炼,因而那些前辈们没有办法,这才创造出各种动作来辅助吸收天地灵气。

    毕竟自己现在身处的地球被那些外来的修仙者们称作绝灵之地,共用这个称呼就可以看出此时的地球即便灵气浓度已经稍微恢复一丝,但依旧是个灵气贫瘠的地方。

    而这一本《引气诀》其内在的精华便是这三幅经脉运行图,这是通过精神力带动,吸收进入体内的天地灵气在经脉之中按照特定的星空路线运行。

    使天地灵气不断的精纯,并且带上功法的特性,最终形成独特的灵力,并将之存储在下丹田之中。

    只有这种经过炼化的灵力,才能够真正的存放在体内,也只有使用这些灵力,才能够真正释放修仙者独有的法术。

    至于延年益寿增强体质,这是在不断的吸收灵气入体,并将之淬炼的过程之中,不断的将细微的灵力渗入体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淬炼体魄。

    体魄强大了,气血自然旺盛,气血旺盛更能温养精神,精神力也会更强大,自然而然,整体的身体素质也在逐步提升,最终寿命也就延长了。

    或许这就是修仙求长生的内在逻辑吧!

    王平逐渐理清了思路,眼神之中一片坚定,更是带着一丝激动。

    算上当年的那次奇遇,如今也快十年了,他终于等到了可以提升实力的机会,当年的真相也将离他越来越近。

    良久之后,王平才逐渐抚平激荡的心情,随后跏趺而坐,在脑海之中愈发强大的精神力的作用之下,王平很快进入深层次的入定状态。

    他只感觉自己的精神力逐渐渗入体内,他甚至能够观察到自己的中丹田和下丹田。

    这其实是一种内视的状态,这也是修仙者的精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以及体内能量强大到一定程度,二者相互感应自然形成的一种能力。

    王平首先仔细的感应一下自己的中丹田,这儿储存着气血之力,他只感觉在自己的心窍之中,一股磅礴的气血之力盘峙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