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96章:印花税

    他当是什么好的建言了,没有想到,还是这一套。

    看来,此人真的就只是适合外交,而不适合内政。

    这些时日以来,萧奕桌案上的奏章不少。

    自从戴光提出了财政和粮食的预算之后,萧奕就收到了相关的奏章。

    其中不乏加商税的建言。

    但是,加商税却不是现在,而是必要时竭泽而渔,也不是不行,然而,那是必要时,得等到国家真的没其他路走了,才会如此。

    故此,萧奕自然是摇摇头,开口道:“加商税之法,其实有人已经提过了,不过,此法于现在而言,百害无一利。”

    耿南仲赶紧解释:“殿下,臣所说的加商税,并非是那等加商税,而是刚刚接见了高丽、东瀛的使者之后,又了解了海商,和他们也见过面,交谈过,才想出来的法子。”

    萧奕打算再听听这位鸿胪寺卿的想法,说道:“怎么说?”

    耿南仲赶紧言道。“殿下,好叫殿下知道,这几次的出海,秦家的商号、文书作用很大,因为有着皇商之名,所以一路畅通无阻,到达了东海码头,有一些商贾就有意,愿用一年两万贯的价钱,买一个殿下的旗子!”

    萧奕听闻,顿时眼前一亮。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这个建议还真是一个开辟财源的好路子。

    萧奕真的是一个机灵,因为他想到了前世的时候,国家还真的有过这种法子,用来加商税,不仅没有被商人们反抗和不满,还被称之为良税,大受欢迎的那种。

    “印花税!”

    萧奕突然就想到了。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般法子啊!

    当即欣喜不已,直接站起来,扶起了耿南仲,开口道:“耿卿,你今天这个建议,当真是要记大功!”

    耿南仲一听,便是兴奋不已。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突然想到的一个法子,一个感觉不太可能被采用的法子,竟然真的得到了殿下的认可。

    萧奕当即让人宣召户部尚书戴光、户部左右侍郎等人,一起商讨印花税。

    不仅仅是海商可以用,其实只要是出口的商人,都可以用。

    大乾现在建立了安西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出口提升了不少。

    还有和蒙元、北燕到现在,还是保持着互市的商贸关系。

    这其中还是有着很多利国利民之策可以实施,有着很大的施展空间的。

    毕竟,在戴光算了一笔账之后,有人就建言,要劫富济贫,意思就是要对世家大族、乡绅豪绅、富商之家等等进行财产清算,查清他们是否偷税偷税等违法乱纪之罪。

    但是这个查又该怎么查?

    锦衣卫直接上门,然后就开始清算他们的家产,指着他们的大门问,你修建这个大门,用了多少钱?

    又或者是说,官方直接就说,你修个大门花了几千贯?

    锦衣卫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岂不是和明朝时期后来的锦衣卫一样,草菅人命、权倾朝野?

    萧奕哪里敢轻易答应。

    而相对来说,耿南仲一句话,算是点醒了萧奕。

    或者是说,直接勾起了萧奕脑海里面关于前世的深层次的记忆,终于是想起来了很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