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4章 承渊帝

    方婶回过头顺势踹了二狗一脚,“小孩子不懂就别乱说,还不赶紧回去。”说完将食盒递给了柳絮,带着这个多嘴的儿子急匆匆地离开了。

    走出院子,二狗很是好奇地问着方婶:“娘,你不是说因哥变好了吗?那她怎么还打柳絮嫂子?”

    方婶无奈地说道:“等你再长大一点就明白了。”

    “我才不想明白呢!以后我要是有了媳妇,我一定不会像因哥今天这样。”二狗很是认真地说道。

    “崩”的一声,方婶的脚又踹到了二狗的屁股上,“你给老娘以后若是敢不学好,看我不打死你。”

    两天后,在大康国都永安城的皇宫内,一名少年身穿紫衣,衣服上绣着皇家特有的九龙花纹,面容清秀俊朗,眼神凌厉有光,举手投足间,更显英姿飒爽,儒雅不凡。

    他就是大康的皇帝,承渊帝,凌若云。

    此时他正在看着墙上挂着的三幅字画,而字画上写着的正是萧因在徐府写的那三首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诗句,好文采。”然后对着身边的老太监耿英问道:“礼部尚书尹鸿才应该到了吧?”

    “启禀皇上,已经到了。”耿英急忙答道。

    承渊帝摆摆手,“那就让他进来吧!”

    很快尹鸿才就跟着一个太监走了进来。

    “老臣参见皇上。”

    “免礼平身吧!”

    “谢皇上。”

    尹鸿才起身看着墙上的这三幅字画说道:“没想到皇上也喜欢这三首诗句!”

    承渊帝点头道:“确实是喜欢,我大康能有如此才子,朕也脸上有光啊!”随即又问道:“听说这首诗的作者尹老也见过?”

    尹鸿才回到:“启禀皇上,老臣确实见过,他就是臣的学生徐青山的外甥,当时此少年做这三首诗的时候,老臣就在徐青山的府上。”

    “徐青山?”承渊帝思虑了片刻后说道:“就是那个替柳将军死命求情的徐青山?”

    “正是。”尹鸿才回道。

    承渊帝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他是一名直臣,只是他也太直了,为了维护柳宗天,他竟然敢怒斥太后,若不是朕为他求情,估计如今已经是个死人了。”

    “是啊!我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执拗了。”尹鸿才感叹道。

    承渊帝蹙眉道:“不过这件事情也怪朕,朕若是能够提前知道宰相刘伯达对柳将军的布局,也不至于将事情闹到如此地步。”

    原来如今的大康朝堂分为两派,一派是太后和他的宰相弟弟刘伯达,另一派就是皇帝这边。皇帝和太后明面上是母子,其实太后不是皇帝的亲生母亲,两边为了权利,在朝堂上斗得不可开交,而武神柳宗天和徐青山就是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皇帝随即摆摆手说道:“不提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了,尹老还是说说这次出去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