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在河之洲

    第3章在河之洲

    无数次仰望,无数次登临,这矗立于赣江源头、在河之洲的宝鼎——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

    作为文明昌盛、吉祥美好的象征物,数千年来,鼎在神州大地上并不罕见,但傲然屹立于大江之滨,尤其是地处三江交汇之要津的宝鼎,或许是独此一尊。

    赣州,这座千里赣江第一城,其形如千年灵龟,而这一地方正处于龟尾部分,于是,这江之源、河之洲便有了“龟角尾”这一形象化的名称。究竟是什么原因,究竟是什么时候,究竟是什么人,把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安放于此?

    翻开泛黄的书页,一幕幕历史画卷如同幻灯片,尽管跨越时空,依然历历在目。自东晋以来,由于战乱或者饥荒,中原汉民族曾经先后五次大规模南迁。从中原来,到哪里去?从当时的交通工具看,先民们无疑走的是水路。他们过长江,进鄱湖,溯赣江而上,行至两江交汇处的龟角尾,被眼前这方美丽的“在河之洲”吸引,遂弃船上岸,落地生根,成为客家人。后来,部分客家人从这里再次启程,迁往闽西和粤东,乃至东南亚等异国他乡。

    龟角尾,这方神圣的土地,有幸成为了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赣州,这个有着“花洲”和“浮洲”美誉的秀美之地,有幸成为了客家民系的摇篮。2004年,当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赣州召开,海内外客家人相聚客家摇篮时,客家后裔们很自然地想到,要在龟角尾兴建一座圣坛,并铸造一尊大型青铜鼎,以此纪念先民们那波澜壮阔的南迁历程。于是,在这水之源、河之洲,耸立起一座坛与鼎组合而成的丰碑。

    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呈圆形,半径12.5米,基座借鉴北京地坛的建筑形制,寓意客家人根在中原。同时,由于地坛这一建筑形制旧时在地方州县为社稷坛,借用这一形式,也体现了传统客家社会以农为本的特色。基座共分三层,象征着客家民系形成的三个阶段,即形成于赣南,发展于闽西,成熟于粤东。基座的五级踏步则象征着历史上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纪念坛平面被均分为三个面,分别代表赣南、闽西、粤东这三大客家人聚居地,寓意三地对客家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同样作用。纪念坛相对应的三组踏步,则象征着赣江、汀江、梅江这三条客家人聚居地的生命之源。

    高高耸立于纪念坛第三层基座的青铜大鼎,即为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大鼎的形制及纹饰设计参照了西周时期的大克鼎,圆形,高5米,直径4.1米,重8吨。其三足象征着客家人以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立足于赣、闽、粤三省。鼎腹镌铸着219个字的铭文,说明了铸鼎的缘由、时间、地点,及其意义,记载了客家民系发展的历史,叙述了客家人的事迹,颂扬了客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客家人的精神。青铜铸就的宝鼎,因熔铸着客家精神而有了魂魄,而变得丰实与深刻。

    坛与鼎,一样的古老,一样的厚重,与一样凝重的客家历史融合在一起,不啻为一个绝配。在这客家先民们登陆南方重建家园的桥头堡,在这连接着故土中原和客家人三大聚居地,“北瞻中土,东望八闽,南眺五岭”的赣江源头,偎依宝鼎,聆听潺潺江水,踮足回望来时路,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坛载厚重,鼎铸辉煌。”先民们创业之艰难,业绩之灿烂,让人倍感自豪,然而,“江涛后浪推前浪”,永不停息的客家人,于此坛此鼎中所读出的,更多的是只争朝夕、发愤图强。这正如纪念鼎铭文所述,客家后裔们将借助坛与鼎,“秉吾客志,彰吾客魂,聚吾客心,昌吾华夏”,为中华文明的复兴与强盛做出新的贡献。

    大言无声,宝鼎静静地矗立于江边,如同当年先民们弃舟上岸码头两侧葱翠如斯的古榕,以其特有的庄重与典雅,彰显着客家儿女开创美好明天的憧憬与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