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13章 泼一盆凉水,南山精密诞生了

    “我们南山集团做的许多产品都是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的,对于精度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

    “如果相关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不行的话,是没有办法确保我们研发的产品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

    绕永祥在旁边认真的解释着。

    他说的都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倒也没有故意要往哪方面引导。

    “曹总,情况确实就跟饶总说的差不多。”

    “国内的各种测试仪器和检测仪器,跟国外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前段时间网上还有人讨论,觉得在医院里面做检查整个检测过程也就十几分钟不到,为什么收费却能达到成百上千呢?”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医院里面我们常听到的比如CT,核磁共振等这些设备大多数都是进口设备。”

    “这些进口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少则上百万,多则上千万,若再加上日常的维修保养以及维持运转使用的耗材,成本更是惊人。”

    “所以就会有检测费用很贵的情况。”

    “这是在各行各业都是普遍存在,短时间内估计很难改变的情况。”

    李福达也在旁边补充说明了一下。

    不过,曹阳对这个回答显然是不满意的。

    “我看过一个报道,在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为发明科学仪器而获奖的项目占到十分之一以上。”

    “另外,72%的物理学奖,81%的化学奖、95%的生理学奖都需要借助尖端仪器完成。”

    “这充分的说明了尖端仪器的重要性。”

    “集团现在的南山半导体、南山电池、南山特殊钢、南山碳纤维等事业部,都是涉及到许多尖端技术的研究,需要尖端仪器的配合。”

    “特别是在南山半导体方面,南山设备那边应该有涉及一些相关的测试设备。”

    “下一步,可以将跟测试和检测相关的仪器、设备的业务,从南山设备剥离出来,单独成立南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相关精密仪器和检测设备的研究与生产。”

    “南山精密可以从各个事业部抽到一部分技术人员,从外面招募一部分人员,再自己培养一部分人员。”

    “我们一定要把大部分的测试仪器给研发生产出来。”

    “质谱仪、液相色谱仪、坐标测量仪等基础的测量仪器就不用说了,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甚至是核磁共振波谱仪之类的仪器,我们也要会才行。”

    “如果搞得好,将来南山精密将会是华夏基础工业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家企业。”

    “甚至将来在生命化学和医疗行业,也是大有可为。”

    “南山精密将有望成为跟南山半导体一样的巨无霸。”

    很显然,曹阳对南山精密是有着非常高的期待的。

    这种公司,虽然在普通百姓耳中的知名度不高,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实非常的重要。

    像是德意志BRUKER、东瀛岛津、罗氏诊断、梅特勒.托利多、赛默飞世尔……

    这些公司,有几个人是普通人听过的?

    可能一个都没有。

    甚至许多大学毕业生,也都是没有听说过这些公司的名字。

    但是人家在精密仪器行业,却是世界领头羊的存在。

    国内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几乎都能找到这些厂家的影子。

    之前曹阳的关注点一直都在产品上面,其他方面顶多就是在生产设备上下了功夫。

    再进一步的内容,像是检测仪器之类的,就真的没有那么多精力关注。

    现在发现,这方面的内容,不关注不行啊。

    “曹总,成立南山精密自然是非常不错的主意,不过要想让南山精密的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恐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绕永祥倒不是故意要打击曹阳的积极性,而是觉得有必要降低一下曹阳的期待。

    免得到时候大家的压力都那么大。

    “以后南山集团各个事业部的测量仪器,只要是南山精密能够生产的,都优先从南山精密采购。”

    “我们的供应商,今后也要推动他们使用南山精密生产的测量仪器。”

    “甚至一些标准,直接就可以制定南山精密的产品进行测量。”

    “伴随着集团影响力的扩大,南山精密的业务扩张,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曹阳一下就把绕永祥的观点给反驳了。

    旁边的李福达赶紧换了一个角度提建议,道:“其实测量仪器这个行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是非常慢的。”

    “有些产品出来十多年了,都没有什么技术更新。”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抓住机会,多从海外的一些竞争对手那边挖一些工程师过来,也许很快就能实现技术的超越。”

    “毕竟,各种测量设备的理论原理,很多时候都不难。”

    “甚至各个仪器厂家还会配备详细的说明书,只要我们消化好了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顺利的生产出相关的产品。”

    “毕竟,在生产零件方面,我觉得没有什么零件是可以难倒我们集团的。”

    李福达这么一说,曹阳总算是点了点头。

    这个主意还是比较靠谱的。

    “这样吧,南山精密的总经理就先由你来担任,后面要是有更合适的人再考虑更换。”

    “这段时间,你先把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给做出来,然后跟南山设备那边做好分工,尽快的让南山精密运作起来。”

    “今后十年,我觉得是华夏精密仪器快速发展的十年。”

    “如果我们抓不住这个机会,这个市场就会被进口仪器给占据。”

    “将来想要从他们手中抢订单,就会更难。”

    “甚至你如果看中了国内一些有实力、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型仪器公司,也可以考虑直接收购兼并过来。”

    “反正我就是一个要求,南山精密要尽快的拿出几款拳头产品出来,一下就打响自己的知名度,让大家在采购设备的时候,会首先考虑南山精密能不能做,不能做的情况才考虑进口。”

    曹阳这么一说,李福达是又惊又喜。

    他虽然现在是质量部部长,但毕竟只是负责一个部门的事情。

    成为南山精密的总经理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关键的是刚刚曹阳也说过了,南山精密的未来前景非常的好,是集团重点支持发展的事业部啊。

    “曹总,要搞一些成功的产品出来,有的时候可能并没有那么的难。”

    “但是要想要打响名气,其实最好的就是找一些普通百姓也关注的设备。”

    “比如我们要是去研发电子显微镜,那么哪怕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普通百姓也是不关注的。”

    “但如果我们研发的是CT或者核磁共振设备,这些东西在医院里头都是大量使用,许多百姓都对它有所耳闻的东西,那么对于打响知名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然了,这些设备研发出来之后,要想进入到医院,可能也比较废销售。”

    “里面的水比较深,到时候需要另外的再想办法。”

    李福达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提议。

    要想快速出成绩,选择一个重点攻关的产品就很重要。

    很显然,李福达是觉得医院里头的那些设备,值得搞一搞。

    但是对于南山集团来说,这些设备的紧急性,书友没有那么高。

    “南山精密里头可以有几个事业部,比如做工业相关的产品的,做医疗相关产品的,做科研相关产品的。”

    “不同的事业部,可以同时选择一两款拳头产品作为最初的攻关产品。”

    “你说的CT也好,核磁共振设备也好,都可以作为医疗设备事业部的重点研发对象。”

    “相关的技术积累,在集团其他事业部都能找到一些类似的专家。”

    “甚至我也是很愿意亲自跟大家参与一些特殊仪器的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仪器要做好,设计和加工精度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方面,正是南山集团擅长的。”

    “南山设备如今连光刻机都开始研究了,生产各种仪器的机床,自然也不在话下。”

    曹阳直接采纳了李福达的提议,并且还在他的提议基础上进行了扩展。

    南山精密,名气想要,利润也想要。

    许多做法就不用拘泥于形式。

    充分利用现在的资源优势,才能更好的做一些事情。

    “曹总,您放心!”

    “最迟明年内,南山精密一定可以拿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产品出来。”

    “以前国内的其他厂家,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去搞仪器研发。”

    “甚至研发出来了也因为各种原因卖不出去,最终没有办法形成商业化。”

    “这方面的例子,在国内许多高校里头都是有的。”

    “到时候我们也会集中从各个高校收购一批各种仪器的设计方案,或者找一些教授合作搞相关的设计。”

    “最终利用集团的生产技术优势,把这些仪器都给生产出来。”

    “到时候,大家再想买测量仪器的时候,就不会一直盯着进口货了。”

    仪器种类千千万万,南山集团自己能够消耗一大批。

    所以李福达还真是有信心把南山精密给搞好。

    到时候,南山精密指不定也能成为知名企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