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6章,选官

    过了几日,苏三把露儿召来,命她调集合意的人手组建‘金衣卫’,对朝中有实权的官员暗中进行督察。

    露儿欣然领命。

    过了正月,到了二月中旬,成都府里选出来的官员,由**领着进了金陵城。

    一行有三十人,都是苏一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官员。

    苏三在政事堂里接见了他们,倒有许多是武陵府的旧识,见了面却不叫太师,而是称呼院长。

    细一问,倒有一半多是‘武陵大学’里出来的。

    武陵大学每年都有品学兼优的穷学生送到成都府,这批选出来的官员里就是第一批去成都府的,另一部份是从成都府本地官员里挑出来的。

    **领着大家行跪礼,苏三便让大家起来,在堂中坐好。

    所有人都有些紧张,包括以前与苏三很熟悉的**等人,一个个屏息聆听苏三的教诲。

    苏三倒是开起了玩笑:“你们这些家伙虽然年纪轻,但最小的官职也有四品了!去了北地,那都是权倾一方的父母官,怎么见了本太师,就像耗子见了猫?难道本太师要吃人?”

    众人便笑。

    于是苏三问起**成都府里的事情。

    **道:“府里一切都好,百姓富足,民乐商兴,又赶上几年好收成,合府上下一片颂声。”

    “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苏三问道。

    “也有!”**老打老实地道:“原来一帮老官员,自皇上到了成都府后,天天与苏大人打嘴仗。”

    “呵呵,这个我听说了。不用理会他们,说说治内百姓的生活,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吗?”

    “总归是有不如意的。每家都想好,都想比其他家好,但总不可能家家都一样好,所以有时候还是有纷争的。都是一些意气,叫我说,是吃饱了撑的,富折腾。”

    苏三笑道:“不安份的人,让他们出府看看,就安份了。”

    **等人便笑。

    苏三这才说起正事道:“你们此去,可去得远!中都以北,一直过上都,就是你们要去的地方。那里久是京地,新伏不久,不服王化的人,还是很多。朝廷已经命张合将军为镇北候,你们去了之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协助。就带些兵到地方上去,也无不可。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才可以做些实事。对于那些仍然忠于京廷,冥顽不灵的人,说不通的,手段激烈一些也没有关系。尤其要注意安抚民心,民心一定,少数人是兴不起风浪的。你们之间,要互相帮助,要形成合力,给你们三年时间,要把京地,治成与成都府一般,你们有没有信心?”

    年青人意气风发,当然是拍着胸脯应道:“有!”

    苏三也只是淡淡地笑了一声,心道这满腔子的热情来得快,也消得快。三十个人能在京地长久的留下来,并且真正地干出一些成绩出来,并不是靠热情可以维持的。成都府里**定,并不是历练的好地方,好在这些人的根基在自己这里,忠诚度上还是可以相信的。

    且放过去练练,总归会有些出类拔萃的会脱颖而出。

    苏三便传令唐超,沿途护送些年轻的官员到中都。

    西五路里抽出来的官员,年前就起程了。那些官员也都是苏三知道的,抽出来的都是精干,分布在中都以南,平台关以北的广大地区,都是大用,每个人到了地方上都是独挡一面的人才。

    年后调整了布防,陈平军调至成都府!安得海领翔,庆两军回中兴城,并且担负与曹青松换防的任务。张合军分散在中都与上都,**调至太原城,邓琪英移至济南府。

    全军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地方建设,稳定地方。

    溪下王室与京国王室,暂移至河南府,专门成立一个衙门,叫御政司,命完严楚为司官,溪下王室李经为副司官,直接与朝廷沟通。

    三月,封城在河南府城北头破土动工!苏三从金陵调去了许多原工部官员配合祝河林行事。命祝河林可特事特报,牵涉到封城建设的一应事务,都可直接报到他这里。

    随后苏三在金陵城中锐意改革,对一些浮夸的衙门进行裁撤,不合理的衙门进行调整。军,政完全分开,财权更是单独开列。

    四月,莫少华离开成都府,回到金陵。

    苏三在城门口迎接,拉着莫少华直进苏府,一坐下便道:“你可算是来了,原来的度支司的职能弱化了许多。宁远已经重新规划,正在筹建财政司!你来了,这些事情就可以交给你了。”

    莫少华苦笑连连道:“忙了两年,在成都才刚刚过得舒服一点,三爷又把少华架在火上烤?”

    “那又有什么办法?”苏三叹了一口气道:“财政是朝廷的命脉,想干点什么事情,都得花钱。也只有你当这个家,我才稍稍放心一些。”

    莫少华心中已经是极为感动,坦言道:“只要三爷还信得过,那少华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