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二十三章 求诗

    蒲潼写在语文书上的短短一句话,再次证明了他的含金量。

    这年头,网上冲浪的人也都不傻,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别的不说,光是这段话里的三句诗,已经足够让他们大开眼界了。

    “流啤,我高中时还在考虑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结果人家高中就成诗人了。”

    “老实说,我感觉自己不配当他粉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听起来好像是情诗啊?”

    “他写情诗有一手的,这就叫专业对口!”

    “没看懂,有没有文艺青年给我解释一下?”

    节目播出来才几分钟,各大新闻平台已经被大量评论给淹没了。

    如果只是单纯聊一个公众人物,其实并不会有这么多可聊的东西……但这件事因蒲潼而起,却上升到了学术层面,这就有了大量的讨论度。

    要知道无论什么时代,知识分子和文学青年都不是少数,这么具有文学性质的热点,他们没道理错过。

    #读书三个境界,相关词条直接占据了各大热搜榜,居高不下。

    普通人的兴趣尚且如此,很多文艺青年也看不下去了,纷纷开始了各自的解读!

    对于这三重境界理论的解读不再少数,也千奇百怪的,各有各的看法,得不到统一。

    但里面的三句诗,好坏就在那放着,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因此赏评的专家也更多。

    作家苏晗:“其实网友分析的不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句绝对是描写爱情的佳句,此句仍写情人间的相思之苦。

    因为情有独钟,即使因相思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一个“终”字,使得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至死靡他的才子词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得不说,蒲潼写情诗的水平确实高的离谱。”

    伊织雪乃把这张截图发到八人群里的时候,蒲潼自己都傻了。

    好不容易摘掉的“情诗小王子”的称呼,又被死死焊上去了。

    这个作家苏晗他也听过,正是慕楠演的那部《琼玉行》的原作者。

    她还只是分析了其中第二句诗,还不是最离谱的,更有大佬直接连第一首和第三首的词牌名就看出来了。

    姜思榭老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话的格式,词牌名应该是蝶恋花吧……第三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应该是青玉案。

    虽然都只有一句,但也足以看出文学功底,无论是文法还是遣词,绝对可以称之为优秀。

    希望蒲潼同学可以把这三首诗词的全文放出来,我想研究研究。”

    蒲潼的几句诗居然还把这位老师引出来了,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姜思榭,那可是国家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国内最大的文学研究机构。网友研究是瞎几把吹,人家研究是真研究啊!

    虽然他只是研究所一个普通成员,但能被人家认为具有研究属性,那已经很不一般了。

    甚至说不定,还有可能上课本……

    “所以你把这三首诗词原文发一下?”他们还在连麦,余纨纨笑道,“人家文学研究所都开口求诗了,你不发显得很没礼貌啊!”

    如果蒲潼是一个享誉文坛的大家,他当然可以清高一下不当回事,但问题是,他还是个高中生,直接把人家老前辈的话不当回事,那传出去可就不太好了。

    “呃……如果要的紧我就发吧。”

    蒲潼现在倒是看开了,只要自己不忘初心好好学习,不去吃热度红利,正常作品交流也没什么。

    再者说了,这也是展示以前世界的优秀文化啊,唯唯诺诺没道理的。

    “我老师也找我问你的原文了!”甘恒旭咳嗽两声,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他文学圈子里朋友多,估计是托人问的……”

    王国维先生关于读书境界的这些理论,放在蒲潼前世都是哄动,更何况在这个世界连三句诗都没有。

    对这段话感兴趣的人太多了,尤其是颇有感悟的文化人,但问题就在,文化人都是清高的,年纪越大越清高,即使他们心里想着“这小子是个天才”,也绝对不会轻易表现出来。

    他们又好奇这三首诗的原文,又拉不下脸亲自找一个小辈要,这才开始托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