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提坦,屹立于大地之上 历史篇

    第一代提坦战甲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人联10年,即月球战役之时。出于对低重力外太空陆战的需求,接受人联军方请求的工研部开启了“提丰”动力外骨骼项目。<br/>军方的要求简单却复杂,他们要求以外置的装甲保护士兵,以外接的能源维持长效的作战,并且是一个能够搭载超越传统作战火力的平台。基于需求,讲究效率的工研部立刻延伸出两种设计思路。<br/>第一种设计思路已经经由不久后列装部队的“提丰”战斗服为世人熟知,军方很看重这种能够对士兵进行强化以达到更佳战术优势的动力装甲服,在接下来的数年间提丰战斗服迅速升级到2.0,延伸出数个型号成为了人联精英行动人员的标准配置,活跃于军警工程抢险等多个领域。<br/>而第二种路线并不常被人提起,或许是军方的宣传片中总是身穿战斗服的人联士兵,手持武器奋战在黑暗与光明之间侧面的剪影,又或者是单纯地忘记了,但这第二路线并未消失,它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了下来。<br/>这第二路线的起源也很简单,当年的研究人员将灵感的来源投向了旧式的狼獾双足机枪火力平台机甲。研究者认为,面对beta这样的非传统敌人武器也不必局限现代战争的经验,他们尝试打造一个由双人操纵的五米高机甲,思路是一人操纵另一人瞄准开火,火力对beta这类虫群定制强化。初期设计是四足四臂机甲,但为了增加月面环境下姿态推进器又取消了一双腿部,但过多暴露的电磁关节又容易被导电月尘污染,影响可靠性,并且随着beta出现光线级,个头太高的战斗机甲比起不过两米高提丰战斗服太容易被击中,并且这样的大家伙对于当时还十分有限的人联太空运载力来说是不可容忍的,落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br/>二号项目组的实验机体与资料被转到了太空工程部门,相关的搁置长达半年。后随着人联军方向锡拉输送了一批研究用战术机,一些工程设计思路被二号项目组的工程师吸收。相关的重新设计工作在并非官方项目的情况下,由不愿放弃设计的工程师自行完成。这些实验机体比起前辈,更加突出了“拟人”这一特点,最初一批工程师着重理解了人联军方“低廉的学习成本”这一要求,他们大胆的采用了“医用义体技术”的运动神经远程同调技术来取代“动作预测VI”,尽管有些笨拙,但被工程师亲切称呼“提坦”,以和提丰相对应的新装备,是一种几乎不需要学习和培训就能驾驶的装备。<br/>你只要登入驾驶舱——位于机甲后背隆起宛如驼峰的座舱内,然后戴上脑电波读取头盔,或者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穿上能读取皮层下电流的驾驶服,就能用意念来指挥活动——虽然在21世纪人看来,不动自己手脚而是想象这挺让人难受,但这点就快就能习惯。<br/>初代提坦被军方看重,小批量在后勤层面测试。但这一产品真正的腾飞来自于人联开放了工业限制,许可公民自行组织“设计工作室”并租用工研部工厂,允许人们通过寻找非公共需求来自行设计生产新型产品以补充分配经济下的单一要素。这无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曾经的第二项目工程师们或抱团或独立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提坦这一产品设计也由此推向刚刚完成统一,百废待兴的民间市场。<br/>这种极低操纵门槛的大型机甲巨人在工程界倍受欢迎,比起外骨骼它的作用要更加明显。这个过程中,提坦的进步是难以想象的迅速,当初从项目组分家出来的阿特拉斯集团与火花重工两个实力强悍的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br/>通过不断在各类复杂环境下的工作测试,无数的成功与失败都让产品越发成熟,工业提坦一点点地确定了当下的主流设计理念——<br/>第一,拟人化设计,最低学习成本,熟练工人即为熟练驾驶员。<br/>第二,多功能,机甲只是产品一部分便宜卖,挣钱靠升级和各种功能外设装备。<br/>第三,不大不小,适应各种环境并且不占地。<br/>很难说军用提坦与工程提坦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区分的,但军方一直在后勤领域使用提坦,并且凭借先进军事科技,也对提坦进行了许多技术层面的升级。最早可以追溯的军用提坦出现在“锡拉保卫战”中,遭到敌军空降的蓝眼首府下层工厂中,出现了自动驾驶并且持有重型火力的军用提坦,对联合地球入侵部队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打击,被敌人称之为“巨人”。<br/>实战的检验引起了人联陆军的注意,与特战司令部一道,现在,军方将军用提坦的设计分别交给了阿特拉斯与火花这两个最强民间设计局,结合人联最新的技术,军方希望给自己的战斗服士兵们一些非传统的作战资源,开创全新的作战模式。<br/>在一次不被记录的作战经验中指出,身高5.5米的提坦战甲通过无人驾驶跟随重步兵作战,起到了快速机动下提供APC级别火力与防御,并且兼容特战部队隐形渗透战术的优势。搭载重步兵的提坦战甲在公路越野速度比肩坦克,并且能够进入传统装甲力量无法进入的场地。由于平台的大小,重步兵使用提坦战甲可以装备重步兵无法装备的大功率雷达,光电与通讯设施,有效实行快速突破防线以及对敌斩首打击,效果令人满意。<br/>尽管必须要指出,虽然可以装备强大的反装甲力量,但提坦并不能与坦克等重型火力正面对抗。作为一种特种作战装备,提坦往往活跃于城市巷战,或者采用空投与重步兵一同进行敌后作战行动,与大股敌军展开正面作战并非它的设计目标。<br/>重步兵搭配提坦的轨道空降作战模式正在开始绽放光彩,并越来越得到号角的重视。在人联舰队终于开始成熟的当下,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摆在了号角的面前——舰队战没有陆战好看,未来一定要天地并重。<br/>或者更倾向一些陆军。<br/>毕竟和“愿星盘引领归途”的优雅舰队,或者“将天空砸在他们头顶!”的空骑士比起来,陆军让人联荣光永存的方法只讲究一个“血债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