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联动 坍缩风暴·⑴新苏军之耻

    人联一直想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降沉究竟是怎么样的。

    我们的科学家无法解释,我们的计算没有找到它的规律,我们的观察也只能得到被动的结论。

    降沉似乎是有意为之的,就像有人在背后操控一样,它就发生在人联的周围偏偏不让我们孤单——又或许这是我们自以为是的傲慢,降沉是一种异常的客观宇宙现象,它并不针对谁,它只是就这么发生了。

    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有时它对我们有利,有时它也带来麻烦,更令人忧虑的是它还代表着难以想象的危机。空间降沉?我们至今无法认知到它的原理或者目的,有学者提出这是一种专门针对文明进行的降沉,比如局限星系内的文明就降沉来一个星系,联合地球那样的太空文明就降沉来半径20光年的文明疆域——听起来很有道理,但随着人联探索队发现不少黑域内的非太阳系的无人星系,又打破了“降沉只针对文明”的推论。

    而学界又出现了另一种言论,一个更加可信的分析。

    那就是“河系形成论”,指通过某种目的与安排,人工形成一个河系这样的说法。该学说虽然没有证据但却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并且填补了一切逻辑上的漏洞,让人实在挑不出毛病。

    一个河系,是由百万亿星系组成的!拿银河系来说,整个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中心厚度是5000~6000光年,边缘厚度2000~3000光年,这样的河系内密密麻麻的星系经过百亿年才完成引力的平衡,也均衡了空间——它哪来的空间留给降沉来的其他星系?引力平衡被打乱,星系应该各自解体才对。

    但降沉来的星系却彼此保持了平衡,这是一种奇迹般的伟力令人联的学者们为之胆寒。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河系便是经过精心计算后设计出来的,它幕后的设计者挑选了众多的,无数的星系像拼拼图一样拼成一个全新的河系!就在宇宙中无限空旷的某个角落里再造一个人工河系...这是谁干的?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答案是未知,但该说法确实给人联的研究带来了进步——既然这个伟大的设计者要做成一个有效的河系,那么就必须要有合理的引力安排,人联通过已知星系规模的引力测算,那么也能像门捷列夫推出元素周期表一样,推算出周围的黑域内大概有多少星系,至少能算出有没有!

    而人联对黑域的探索,也确实证明了该学说的可靠性...这是好消息,但也非常不好,人联不喜欢这种被安排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被抓进笼子里的野兽被投放进了一个庞大的斗兽场,举世皆敌。

    通向真理的大门被推开了一道缝,尽管还不足以让我们看清门内究竟有什么,是怎样的伟力或是恐怖,但至少我们不再是个睁眼瞎,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智慧与合理的安排来趋吉辟凶,并且这一成就提醒着人联睁开那只永远警惕的眼睛,去更多的观察。

    比如说,降沉是怎么进行的?它或许已经持续进行了许多年,但有没有降沉失败的时候呢?时间与空间究竟是怎样进行安排的?

    还有这样的裂口,它究竟算不算一种降沉?

    “比起降沉,它更让我想起了过去那些三流小说里喜欢描写的,通往平行空间的大门,只有主角能顺畅地通过。”

    混沌虚空茫茫无光,这是一片黑暗的宙域,这里有着不寻常的空间波动,这里不被任何天文现象所接受。而讽刺的是人联就在这里,我们在一片浩瀚虚空中发现了这个小小的“裂口”,这不是人联运气好或者很厉害,纯粹是因为这片广阔的宙域中隐约散发着的辐射将源头指向了这里,顺藤摸瓜的探索飞船轻易地就找到了这里。

    这个地方距离三号地球不过四光年,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太阳系的光辉了。以三号地球为中转站,人联的飞船抵达此地一来一回就是一个星期,从探明此地到做好准备,已经是三号地球被投入开发的一个月以后了。

    人联并不急着来发掘这里的异常现象,尽管军方派来了锡拉的英雄杰诺特将军,但也是等到开发废土地球的资源聚集起了相当的规模有一个良好的后勤系统后才开始行动,而这距离工研部对此地进行第一次探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而结论不管是对杰诺特将军,还是当地的工研部科学负责人来说都是超乎想象的,所以在想中将进行汇报时这名科学家才用了如此不恰当的比喻。

    但我们也没办法找到更好的比喻了。

    我们将它称之为裂口,但这不代表就是空间真的出现了撕裂,相反,这个口子是看不见的。它没有光线可以让人目睹,只有通过从它那散发的异常辐射和重力数据中通过数学计算得出了一个数理上的“口子”,或者称之为“领域”?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存在物理意义上的长宽高,有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区域。

    “发现这一现场的舰长在科学部门的建议下派出了一架遥控的蝗虫无人机,他们原本希望可以在靠近后获取更多的数据,但结果是进入那片区域后无人机立刻失去了连接,并且原本明显的光学特征也荡然无存,好像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

    于是人联科学部门将注意力转向了对外扩散的辐射能量,而这些其实是一种紊乱状态做不规律运动的粒子波,它具有相当强的穿透力,高速穿透物质后呈[量子隐态],穿透过程辐射频率高,组成成分不同,可观测到的仅有底夸克与光子,但都是基本物质的组成部分——人联对此并不陌生,因为这接近工研部利用零素进行的物质崩解试验(剥离物质中的引力)十分相似,被解离的物质通过质能效应释放出庞大的射线状能量,看起来和这些紊乱的粒子波很相似,但原理却有很大不同,令人疑惑。

    因此,一开始人联科学部门怀疑无人机是不是已经被异常空间内的能量粉碎成了原子状态所以无法被察觉。但奇怪的是人联并没有发现向外扩散的辐射能量有所增加,这就否定了关于“这区域内有一个类似黑洞的异常质量物”的推论,转而指向了另一种可能。

    “于是我们当时得出了另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的无人机或许是通过这里抵达了另一个领域,而之所以和我们失联可能是因为这该死的粒子波了。”

    这些异常粒子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和干扰力,浓度高的地方对电子设备来说是致命的威胁,所以工研部一咬牙现场改装了一架重型攻击机。

    “胡蜂”重型太空战机是一款高性能的军用太空战机,搭配了高智能VI能胜任多种任务。工研部给它配备了一部量子通讯器和人联最抗干扰的观测设备,拆除了导弹的空间以用来装载了一部实验性质量效应护盾用以把强烈的粒子流隔绝开。

    做好了完全准备后人联将这台无人机送了进去,这一次信心满满,然后几分钟后脸色苍白。

    然后人联再次失去了联系——量子通讯器不仅不起作用还彻底失去了功能,工研部留存的关联设备更是显示另一半光子已经湮灭不复存在!这一下工研部几乎下达了“此地是死地,无法通行不可接近”的结论。

    但这结论在14个小时后宣告错误,因为那台无人机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向工研部提交了一份令人震惊的信息——在黑暗的中心顺着粒子流进去是一个通道,通道的尽头是地球的大气层内,海平面上方10公里的平流层。

    之所以知道是地球是因为对比了航拍地图,而之所以这么久才返回完全是因为突然进入有重力的区域导致飞行器一头往海里栽下去,所幸机上搭载有高智能VI及时进行了调控。

    天可怜见,这台重型攻击机完全是宇宙用战机,并不着重于大气层内使用因此根本没有考虑气动外形。眼下在大气层内,全靠高智能VI强大的飞控运算来调节宇宙战机的全向引擎当升力引擎才避免坠毁的命运。而VI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它被赋予了“探测领域内部”的指令,所以忠诚地执行了——这台战机飞过海面飞上了陆地,一路上它的设备沿途记录周边的一切,它拍下弹坑般的地形,拍出死亡凋零成黑灰的森林,拍下了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留存已成废墟的城市,还有那些屹立大地之上雄伟的高墙,以及墙内灯红酒绿的高楼大厦,一切尽收眼底。

    我愿将这称之为“无人机的大冒险”。

    ---

    新苏维埃,莫斯科国土防空军总办公室。

    保密通信的红色电话嘟嘟两声后,一张粗糙的手掌按在识别器上亮起绿灯后接起这看起来有点过时的有线电话。

    “知道了,可以确定敌机的型号吗?”

    接电话的人肩膀上有两颗星,一开始他并不着急,但听到后面他便不能那么轻松了。

    “不明飞行物,没有任何国籍和可以辨认的标识,正以0.9马赫的速度从里海向乌克兰腹地飞行?已经深入了一千五百多公里,你们现在才报告?”

    电话那头的同志有些委屈,因为他们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了喊话和驱逐程序,但没想到对方这么不识相,如今他们已经起飞了战机,并且防空力量也已经锁定了目标。

    将军似乎很生气,而国土防空军的指挥大厅内,电子屏幕上的地图正在快速缩放,通过数据传输,乌克兰防空部的同志传来了高清的照片和影像——这下将军在生气中又多了几分疑惑,因为这架飞行器造型很怪。

    它不是有人机,其中间是一个棱形的柱体,然后周身有三根似乎可以多角度移动的方尖柱体作为引擎。无视气动外形,彻头彻尾的力大砖飞不说,要是加上太阳能板这简直就是一颗能变轨的卫星。

    没有进气道,三条腿上的推进器不是传统的喷气式而是离子推,算不得太先进但设计思路显得很奇怪,按理说星球内不适合此类飞行器,它确实该去做变轨卫星。

    而按照这些同志所说,这架飞行器根本没有遮掩自己的打算。尽管这些年欧洲那边也依然有零星越境侦查,但如此不加掩饰大摇大摆,简直就是在巨熊面前升中指,活腻了。

    “不管是什么,苏维埃的领空都不容侵犯,先打下来,打下来就知道是谁干的好事了。”

    将军只说了这最后一句话,然后就挂断了电话,而数千里之外的乌克兰基辅指挥中心里,前线指挥官也立刻下达了开火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