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章 一字千金

    不多时,王勃和王冲便来到了平阳夫人的房间。-

    “勃儿,方才听说你拜太傅为师了,此事可是真的?”消息传的很快,王勃刚回家不就平阳夫人便知道了。-

    “回娘亲,承蒙太傅看的起,孩儿确实拜了太傅为老师。”-

    平阳夫人喜声道:“如此甚好,只是在老师面前要听话,不可违逆老师。”-

    “是娘亲,孩儿省的。”-

    寻问了王勃几句,叮嘱了他要好生学习,听老师的话后,王勃便告退了。-

    回到书房后,王勃便准备写字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打算写字拿去卖,王勃和那些鄙夷出卖自己字的大儒不同,他认为,只要是自食其力,便是君子之道。-

    写字,一个读书人必备的素养,如果读书人连字都不会写了,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读书人?字写的好不好,也是读书人考取功名的重要标准。而且,甚至有人用千金求过一个字而不得,一字千金,并不是传言,而是却有其事。-

    真正的大儒,写字之前都先沐浴焚香,保持心里的宁静,如果心里都不平静,却是表现不出字的神韵和意境。-

    王勃作为身具大学问之人何尝不知道这些?所以他便走向了浴室,坐在木桶之中,一边擦拭身体一边感受水的幽静厚德载物之意。-

    不多时,王勃便沐浴完毕,起身离开,穿戴整齐之后,点燃了三柱香。道家有云:“道生一,一生三,三生万物。”点燃三柱香,正表明王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三柱香皆是由桃木做成,宽数寸,长方一尺,“正”是此种香的特征。-

    而且具有凝神、驱邪、避鬼的效果。桃木剑,道士的必备法器,桃木本是有天地灵物所化,天生具有克制妖魔鬼怪的能力,用来当作法器却是再好不过了。-

    而这个世界虽然没有道士,但桃木的功效却不会因此而改变,一样具有这些功能。-

    青烟袅袅,房间里顿时散发出一阵阵香味,闻着便让人心旷神怡,舒坦不已。王勃衍好墨后,便站在书桌前,提笔写字。-

    只见王勃笔走龙蛇,数息之后,一字便成。-

    只见纸上正是一个“正”字。正,读书人的意志,表现出读书人的正直,正气。王勃是那种宁折勿弯之人,与“正”字却是相得益彰。-

    王勃只感觉一种正直的气息迎面扑来,一道圣贤的虚影居然透露了出来!-

    看到如此异像,王勃点了点头,心里甚是满意。这圣贤的虚影,正是那刚直的孟子,别人认不出来也罢,若说王勃也不认得,却是无稽之谈。-

    待得圣贤的虚影消退,字里的正气隐匿之后,此字便变的毫无异处,只是字好看罢了。王勃把仆人叫了进来:“你把这幅字拿到大街上去卖。”说着便把字拿给仆人。-

    “如果低于五百金便不要卖了。”-

    “少爷,我看这”仆人没有读过书,不明白其中奥秘,所以很为难。-

    王勃看出仆人的为难,又道:“只管拿去就好,若没人买,我不怪你。”-

    听到王勃这样说,卖不出去也不怪自己,虽然还是很不情愿,但也只得无奈告退。

    朱雀街是中京城最繁华的一条街道,这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许多生意人都在这里做起生意,一般的小生意者也就在街边上摆放一些小饰物或者一些小吃,大富商就在高档的酒楼里面谈起生意,朱雀街端的是大夏生意人的风水宝地。-

    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王三正在那里搭拉着眼皮,显得无精打采。少爷今天让他来卖他的画也就算了,居然让他低于五百金不能卖,面对这么苛刻的要求,王三不敢有任何念想,只得寻了一块相对僻静的地方,摆起了地摊。-

    但朱雀街上大多都是些商人,商人逐利,心里只有钱财,哪里能看出这一副字的奥妙?所以大半天无人问津。-

    这更让一旁的王三觉得丢人,他生怕别人跳出来说他王三想钱想疯了。大夏王朝的钱分为金锭,银锭,铜钱,铁币,从高到低皆是由一比百的比例对换,一个银锭,足以让普通的三口之家过上不错的生活了,而王勃这副字居然最少要五百金锭,也就是说足以养活五万户三口之家的财富才能买到,想到此出,又看到那方才托一个算命先生写的“五百金”的三个大字,更让王三脸色羞红,脑袋低了下去。-

    但王勃的吩咐却又不能不做,只盼望能够早点到晚饭时候,才能早点结束这么痛苦的日子。-

    “这副字怎么卖的这么贵?”王三正胡思乱想,一道声音响起,抬头看去,一做儒生打扮的俊美少年皱眉道。-

    “回这位老爷,这是我家主人吩咐我这样做的。”大夏极尊重儒者,而没有功名在身的百姓必须称呼读书人为老爷。俊美少年穿着儒士的衣服,表明他最少是位乡试过的秀才,大夏朝纲极严,对于没有功名的人穿着儒士服的,会被抓紧大牢的。王三虽然没有念过书,但在王勃和洛阳侯府的影响下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