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卷 菡萏 第一百九十四章 秋色

    第一百九十四章秋色

    才过了中秋,萧府上下不但没轻省下来,反而更加忙碌了。只因四郎的婚期是越来越近了,无论大事小情都得日日提点着,丝毫也不能怠慢。五郎又是即将下场应试,虽是庶子,萧老夫人和大老爷皆高看他一眼,更是叮嘱下人们尽心伺候着,而府外之事也差了专人跑腿替五郎打点。

    府内前后院里,落了叶枯了藤的花草全被换下去、换上了些四季常绿常青的大小盆景,暖棚里开始培育各种鲜花;针线上也开始给前后仆役仆妇们做起了秋装冬衣;又有接下来的九月九,十月一和冬至节,大小时节皆不能马虎,好在萧府从来都有个好的当家主母,不至于闹腾得人仰马翻。

    四郎似乎并不管他的婚事将近,依旧是每日里游走于学堂和街巷间,虽说并不是像当初的二爷那般眠花宿柳、而只是贪玩性子还在,也令三老爷怒从心头起,很是教训了几次。

    得了教训的四郎老实了没几日,便偷偷跑到清苑来找上了萧孟朗,一再的央求三哥给他搭个线儿,求谨亲王安郡王再出海时带上他:“三哥,我求你了,只要叫我出上一次海,我就好好回家来当个酸儒,闷头读书好好过日子。”

    萧孟朗失笑。眼见着都要娶亲了,书本上的东西用了七八年拢共也没学会半点,难不成出了海回来就能开了窍?若叫他不考虑眼下的大环境和萧家的规矩,他还真是赞成四郎出去闯荡一番,这孩子不是内宅和外院庶务能留得住的……

    “你难道以为出海是三哥说了算?还是以为你不是萧家四爷、只是个小厮跟班儿?”四郎和他不是一个房头儿,萧孟朗没办法真的对着这个兄弟严肃起来,只能笑着调侃,“何况过了中秋船队是要走不假,再回来也得明年春天了,你那亲事不是冬至月的,哪里来得及?”

    “你给我踏踏实实莫胡思乱想了,等来年我与大老爷商议过,再见过谨亲王与安郡王,和他们筹划一番,若咱家也能参与那海上的生意,你代咱萧家出头可好?”萧孟朗确实对海上生意有些动心,皇甫竞不止一次与他讲叫他参股同做,他又极想瞧瞧这时代的异国风光,可是却舍不得老婆孩儿……

    四郎一脸的失望。还要等明年?都怪这该死的亲事,上头的三个哥哥哪个不是十八九甚至二十出头才成了亲,缘何到他这儿十七岁就要娶妻。他可还没玩够呢,大齐的河山这么大,他长到如今却只去过一次山东,还是六七岁时候的事儿了。

    不爱读书的四郎萧孟贺,却极爱翻看些游记杂谈。每每看到大好河山被描绘得那般美好,他却如同井底蛙般困在萧家,就抑制不住心头的向往。

    那些写游记的名家们不也是富家子弟,怎么人家就能带上盘缠和小童四处游历,他却要窝在书院里整日里读些晦涩难懂的文章?

    四郎拉着萧孟朗坐在清苑西书房说着这些抱怨的话儿,皇甫惜歌唤上流苏沏了茶一同送了进来,正巧听见四郎在那里嘀咕,便笑吟吟的开口问起来。

    “你告诉我哪个写游记的是带了很多盘缠的富家子弟?大齐之前并没有银票,若是背上个偌大的行囊装满了金银,怕不是寸步难行吧?就算他不嫌沉重,打劫的早就一刀砍了他。”

    四郎被三嫂这话唬了一跳。没有金银寸步难行,有了金银又被抢劫,那些人的游记是如何写出来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说得不假。可为何还是读书的人多,行路的人少?行路要比读书耗费更多的精力与毅力,甚至是豁出去一辈子、不过走了数十个州府的也是大有人在……”皇甫惜歌打发了斟好茶的流苏,自捡了个舒服的坐姿坐了。

    萧孟朗瞧着目瞪口呆的四郎大感好笑。好好商议不听劝,几盆冷水泼来就傻了。书读得不咋样,行事依旧是挂着书呆子气——只擅长纸上谈兵。看来对付四郎这一类的人,还就是惜儿蛮灵的。

    四郎沉默了半晌,终是抬了头道:“哪怕有半个机会,哪怕只是去趟涿州,也是个开眼的机会,我也不能放弃。”

    “谁也没叫你放弃不是?你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那三哥三嫂帮帮你鼓吹一下借些东风未尝不可。你的万事,都备好了哪一样儿?”皇甫惜歌忍笑问他。

    四郎又是无语了,片刻后笑道:“三嫂,不带你这样儿的哈,哪有这么挤兑人的?明明只是来与三哥设想一番过过嘴瘾,还是样样被你推翻打倒在地又踩上一只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