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2章 帝王归宿

    大理高氏之乱,由此平息。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当天,段正明便宣布,将皇位传给段正淳,自己正式出家为僧,法号本尘。

    十余天后,秦少游、木婉清,带着秦嬴,离开大理,返回灵鹫宫。

    在灵鹫宫的日子,无非就是,陪伴诸女,或是练功,或是游玩。

    有一天,秦少游突发奇想,既然已经到过了,这么多的皇宫,何不,再去那大辽的皇宫,察看一番?

    大辽国,此时的皇帝,正是金书原著里,萧峰的结义兄弟,耶律洪基。

    也不知道,被自己改变了命运的萧峰和阿朱,会不会在塞外,再次遇上耶律洪基?

    熟知历史的秦少游,自然知道,耶律洪基和宋徽宗赵佶一样,都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典型代表,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俩的继任者天祚帝和宋钦宗,几乎是在同一年,成为了金国的阶下之囚。

    而耶律洪基做的更过的是,他竟然像汉武帝听信谗言,害死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一样,也害死了自己的皇后和太子,还好,这些被冤死之人的子孙,最后竟然都奇迹般的翻了身。

    但是,根据史书记载,这位辽道宗耶律洪基,虽然犯过汉武帝也犯过的错,虽然像宋徽宗一样没什么作为,但是,好像还真的,从来没有对大宋,发起过战争。

    “道宗皇帝,你好,有人说你穷兵黩武,常年对大宋用兵,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大辽皇宫,秦少游不费吹灰之力,便出现在了,耶律洪基面前。

    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大辽皇帝,听闻此言,竟是脸红脖粗:“是谁在说朕的坏话?朕登基已有三十余年,心中时刻不忘旧日盟约,自是从未对大宋用兵过!”

    秦少游不禁心想,那么对宋辽两国而言,这已经订立了近百年的“澶渊之盟”,到底是利是弊?

    的确,因为有了“澶渊之盟”,所以两国才会相安无事,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

    但是,也正是因为“澶渊之盟”,宋辽两国,才会松懈于备战,丧失了危机意识,才会导致,在后来与金国作战的时候,无论辽军,还是宋军,都是一触即溃,才会导致,辽国与北宋,双双走上灭亡之路。

    是利是弊,只能留给后人说了。

    “道宗皇帝,你可认识萧峰?”

    “萧峰?”

    耶律洪基,摇了摇头。

    萧峰和耶律洪基,彼此并不认识?

    如此看来,萧峰真的是和阿朱,找了一块清静之地,放羊牧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