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章 丁胖子倒打一耙


    随着县衙大门的开启,安维轩终于瞧清吴县县衙大堂是个什么模样。县衙大堂并不算大,大堂内的摆设也很是简单,大堂正中一桌一椅,明镜高县的金字黑底匾额挂在正堂上方。大堂左右分别放着县太爷出行时那套回避、肃静的仪牌……

    “知县老爷要升堂了!”见八个差伇列队,安维轩低声说道。

    听安维轩言,唐秀才摇头道:“本县这位胡县令可称不得知县,只能唤做县令。”

    “前辈,知县与县令有什么区别么?”听唐秀才言,安维轩心中疑惑,只好请教道。

    通过唐秀才,安维轩直到今日才知道本县县令姓胡。

    “贤弟毕竟年少了些,对国朝制度不大了解。”唐秀才解释道:“本朝县令制度纷繁复杂,一县之父母官有‘知某县事’与‘县令’两种称呼;知某县事一般是由朝廷差京朝官和武臣大使臣选任,而县令由选人也就是幕职州县官和武臣小使臣选任,二者虽都是一县父母官,在身份与晋升前途上差别可就大了……”

    “这么说,本县父母的官身并是读书的清流人出身……”安维轩恍然。

    “不错,本县父母杂流官出身,除非立有大功为政绩斐然为朝廷知晓,否则的话这辈子做官做到死也是一县令,不会有什么升迁的希望。”唐秀才言谈间颇有不屑,语气中更有几分戏谑:“当然,为了脸上贴金,本县老爷与可以自称为知县事。”

    听唐秀才言,安维轩中不由“咯噔”一下。

    唐秀才接着说道:“当然,知县与知县亦不相同,依本朝元祐令,两赤县令正七品;畿县令、两赤县丞、三京赤县令、三京畿县令正八品;京畿县丞、三京畿县丞、诸州上中下县令、两赤县主簿、尉正九品;诸州上中下县主簿、尉从九品。咱们吴中虽然富庶,但也就是一上县水准,九品县令而己。”

    就在这时,脚步声再次响起,安维轩不禁顺着脚步声望去,只见一件绿袍裹着一个肥胖的身躯从县衙二门挪动到县衙大堂椅子上,随后坐下将一张椅子压的咯吱做响。

    依本朝官制,官服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在这吴县能着一身绿袍且能坐在县衙大堂正中的不是本县县令还能有谁?

    好胖子的身|子,好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