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0章 孕育危机(1)

    一个多月后,正当所有人都猜测书记不慌不忙稳坐钓鱼台,一定会顺势登上大宝之位的时候,厂里却派干部考察组考察了常务,常务成了一把手。

    对比之下,现一把手和前一把手风格就差异明显了。前一把手没有学历,部队转业以后从技术员、小队长、主任、副大队、书记一路干到了大队长,他上下全通,逻辑清晰口才奇佳,雷厉风行杀伐果断,是典型的懂生产的管理型领导。现一把手大学毕业以后实习期没过就作为技术型人才被调到机关培养,又在几个机关之间来回调动,几年来经历副主任、主任、副科长、常务副再到大队长,理论扎实业务精通,吃苦耐劳精力旺盛,是典型的懂生产的技术型领导。

    放在日常工作中,现一把手与前一把手的差别就是,前一把手几乎很少出现在现场,他注重宏观,很少过问具体事,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上级或是地方政府打交道,而现一把手很少出现在办公室,他更注重现场,喜欢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常务变一把手,身份变了,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人家不愿意变,但产生的影响和取得的效果却变了。首先是其他的生产副职们都跑起来了。一把手精力旺盛跑得欢,生产副职就要跑得更欢才能说过去,一把手回来倒头睡了觉,生产副职们手头却还有一堆没有忙完的事,所以生产副职们就都学会了白天到现场找片树荫睡大觉,晚上回到办公室再干正事儿。唯独书记不管,书记老资格、老政工,一股清流,我行我素。其次是办公室闲了。一把手侧重生产口,天天跑现场,解决的都是生产上的事,找的都是基层干部,不会再天天逼着办公室搞“形势、任务、目标、责任”教育,也不会要求宣传岗写什么响应厂长某要求的稿子,甚至张海潮自我感觉年初工作会的工作报告都下降了不止三个档次,但这个新一把手却并不关注。领导要求低,大家乐得其所。再感觉到变化的是基层的小站长们,原来面对这个常务下基层,他们可以派个副职去配合,自己不必亲自出马,继续留基地总揽全局即可。这下人家成了正职就不行了,就得重视。基层小站长们接到由常务摇身一变而成的新任一把手的电话滴溜溜飞快跑,丢掉了他们的全局,陪着一起跑现场,在一把手的注视下带上他的小小副站长们一起干,把自己干成了苦大众。

    常务变身一把手一个月,单位便迎来了年终大丰收,不光产量目标如期完成,而且各种荣誉也是大满贯。一把手站到厂工作会的表彰台上笑得合不拢嘴,他受到激励,当即下决心明年还是要大干快上跑起来,干的劲头不能停,绝对不能停。这也就意味着第二年将是所有人要死要活怨声载道的一年。

    书记则决定利用元旦的空闲时间下基层转一转。他用掉了三天时间,将所有的三十几个站点全都走完。期间张海潮一直陪同,这也是他就任主任以来的第一次,第一次陪着一个领导在一段非常集中的时间里走遍所有的生产站点,现在一把手忙生产,他作为行政口才有了这样的时间。在这三天里,他们每天出发都很早,几乎是每天早晨七点半吃完早餐,在院子里走上几圈,八点一到就出发了。这是数九寒天,每天的这个时候即便是勤劳的农民也还都钻在被窝里,街面上的店铺门全都紧闭着,荒野里的马路上也连汽车都不会见到几辆。这个时候,太阳也才刚刚露头,很多还没有车走过的路上覆着一层薄薄的冰霜,完整的白色铺陈出去,只有他们的车辆碾过留下的两道清晰的辙痕。

    与以往的低调出行不同,这三天书记主动要求要提前通知对应的站点,以确保没有特殊安排的干部们都能够在各自的基地等候。并且在走访的过程中,书记几乎没有深入生产区域,也没有检查党群一路的工作,只是在生活区、干部寝室像拉家常一样做了简要聊天,整个过程是轻松的愉快的,如果手上再提一些东西的话,真就像是节日慰问一般。

    这三天里,每天的午饭都是在基层解决的,晚饭则是在回机关的时候,路过县城随便吃上一些。书记借此机会与张海潮聊了一些话题,其中既聊到了单位目前的状况,也聊到了张海潮的人生规划以及个人问题。当书记问到单位目前的管理现状的时候,张海潮只说感到一前一后两个一把手各有特点,却没敢多说,在领导面前评价领导是大忌。书记说他鸡贼,他只能大喊冤枉,并且以极其诚恳的态度表明这的确就是自己的观点。当然,一直以来书记都像一个长者,并且这是闲聊不涉及原则问题,他自然不会难为张海潮。当问到张海潮的人生规划的时候,张海潮也像是突然意识到一样,他以前确实没有过什么规划,为了恋爱考过公务员,也想过离职,但后来想想那都太不现实了。所以,对于职业,他既凭本心凭性情做好自己眼前的事儿,当技术员就想办法完成产量,当主任就想办法把办公室管理好,为领导服务好。虽然这是他的本质,他却又左突右冲一直在谋求改变,他羡慕别人升职,总感觉自己发展得太慢。当问到个人问题的时候,张海潮像以前一样,含蓄地回绝了这个问题。他当然知道疗慰情伤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启一段新的感情,但自己却一直走不出对过去的执念。书记提出了一个观点,张海潮倒是不以为然。书记说成家立业,古人都已经说明,先成家后立业,并且一个人如果没有结婚会普遍被认为不够成熟,也因此会影响到个人事业的发展。对此,张海潮又列举了好几个实例来反对书记的说法,他说央视某知名主持人终生未婚也照样受人尊重,自己的某位校友终身未婚也照样官至中央,某张姓商人终生未婚也照样能当好大老板,人生活得潇潇洒洒。听着张海潮的滔滔不绝,书记也只是笑笑。

    二月,领导班子再迎调整,书记也有了新去处,去到厂里某油水丰厚的部门当老大。这下人们才发现,一直不声不响的书记早给自己找了好位置,这可比在大队里接任一把手要强出很多倍,到了这般年纪,机关好岗位比基层一把手更有诱惑。与书记同时调整的还有两个生产副职,有人说他们是被一把手一脚踢开,也有人说他们是实在感觉麻烦,自己申请调走。新来的书记怪了,也是机关派,一直在机关保卫科工作,熬了多年终于在这两年熬到副科长,这次更是空降基层,当了书记。

    除了书记,新班子成员全都是年轻化高学历的机关派,他们到任,属于新任一把手的时代才算正式到来。

    新班子上任没多久,第一把火便烧起来,张海潮为其起名曰干部扩编。这次干部扩编,机关办公室普遍增设副主任,由原来的一正一副或一正二副至少增一副。最多的生产技术室增至一正七副,被人们称作一个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还有人说一正七副八大金刚。总之,对于不正常的事情,人们总有说辞出来调侃。如此一来,领导出现场时,生产技术室的每个岗位上都可以拉出副主任陪同。张海潮的综合管理室开始由中心走向边缘,但也增加一副,工会小陈增为副主任。基层单位则普遍增加一名常务、一名普通副职,干部队伍扩大。此外,还进行了小范围的机构调整,工程计划岗划归生产调控中心,由专职副主任负责,自此,张海潮不再兼任工程计划长,另外,综合服务队的一些岗位划归生产技术室,而以上调整的业务全都由一把手直接把持。综合管理室和综合服务队不同程度都有弱化,这也算是一个小的权力格局的变化。

    而张海潮的命运也和他所掌舵的综合管理室一样,开始逐渐变得艰难。

    这天,新任书记交给张海潮一个任务,要他写一篇关于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的发言稿,还给了他一大摞他以前在保卫科时的材料范本供其参考。按照节点,厂反腐败工作和维护稳定、综合治理工作会应该在四月份召开,书记的这篇材料是要拿到上面去做典型发言的。关于这样的发言稿,张海潮手上有参考,但他靠着已有的参考在两天里写了三篇都没能让新任书记满意。新任书记要的是他在保卫科当差时的那种,张海潮试着搞出了一篇,但大队这样的基层生产单位相较于专职干保卫的保卫科肯定是案例非常少,数据大量跟不上,导致内容很空洞,书记因此让继续修改。

    张海潮只得拿回来一边修改一边怀念着以前的书记。以前的书记自己是政工出身,即使不写,人家能说明白,三言两语给你指点清楚。不像这个,部队转业以后从保安干起,靠听话服从指哪打哪干成了现在的正科级党总支书记。他稍息立正做得标准,拿起笔杆子却不一定行,不要说指点别人写,就是别人帮忙写好,他念都不能念通顺,真让人头疼。但是新任书记会比较,会参考,就认准他要的那一种,才更让人头疼。

    张海潮白天又找基层征集很多数据,有些数据到晚上才能发来,显然是由于基层工作粗放,平时没有统计。但好歹临时给人家提出要求,基层干部们也都能积极配合,只不过数据发来一看,有很多方面还是差强人意,张海潮基层经验丰富,对这些数据有最基本的判断。如此一来,真正要完成一篇符合书记这样要求的发言稿,还需要自己编造一些数据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