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十四章 致虚守静(1)

    张海潮本来不愿按照老杨朋友说的去做,但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一试,另一方面他的神经早被如虎狼之群的债主逼得紧张过度,索性松下来不管不顾,活一天,算一天。所以,他便按照老杨的建议,除对极个别人通信畅通外,对大部分人玩起了失联,既换了电话卡,又停掉了微信。他以南京为起点,开始了他的穷游读书之旅。

    张海潮去了南京城墙,他旁听别人团里的导游讲南京城墙的修建得益于明朝首富沈万三。沈万三精于算计,行贾经商,富可敌国,却最终被发配云南,算尽了自家性命。沈万三被发配时六十八岁,已然垂暮之年,彼时的他既无天时,又无地利,更无人和,那是死局。他听的认真,自然招来别人团里男女老少鄙夷的眼神,他脸上火辣,感觉很没面子。然而,他没钱,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再充大头。他想出一个理由宽慰自己,他告诉他,这里没有人认识他,有无面子只是云烟,因此,他变得坦然。待旅游团向前走后,他独自趴在城墙上,开始接受一个现实——没钱。他的处境是没钱,他的真实水平是负债,何必要装有钱人?

    站上城墙,他看到玄武湖,玄武湖吸纳天地灵气,静波千尺,一眼看去使人心旷神怡,他有一种归属感,突然理解了老杨所说的为何要向日、月、山、川吸取能量。

    张海潮又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他无暇去想民族仇恨,单看那些尸骨就足以使人内心震撼。当自己的命掌握在别人手上时,那叫无力,那才是没办法,命没了,就是回天无力。与这些人相比,自己有什么资格说可怜?

    张海潮去了上海。晚上步出旅馆一个人闲逛时,路过一家新疆特色烧烤店,他突然想到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吃过这东西,口馋,便一个人进去,要了烤串,还要了两瓶三两装的小瓶白酒。烧烤店冬天生意不是很好,除了张海潮,还有一桌,三男两女,有说有笑,比较热闹。张海潮独自喝至迷离时听出大概,其中一对男女应该是前夫前妻,虽然离异,看样子关系还可以,男人还前妻前妻地呼,女人还前夫前夫地叫。又一个女人因迟到被另外两个男人罚酒,女人不依,被逼急时却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说:“都看见我容易,我一天得跑十几家客户,鞋跟跑断了都没人管我,我受人冷眼,晚上回去还要写方案,两点之前从来没睡过觉,累了一天,一下班就往这儿赶,让我打车,我敢吗?”张海潮撇嘴苦笑,他很想冲过去告诉她,你这点困难算什么,你比我容易。可是头脑一激灵发现自己喝了点酒又开始胡想,便不敢再喝,结账离开。

    张海潮去了杭州,在苏东坡纪念馆,他看到这样一首词,以前听过,但不记得是否学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因情触景,以前倒没觉什么,一首词而已,这天再见,却突然释怀,看人家多潇洒,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去了拉萨,看到苦行僧,看到真有信徒三步一跪,五步一拜,他才知道与之相比,自己的虔诚算什么虔诚?然而,即便如此虔诚,他们还是苦行僧。这样想来,自己以前寄希望于神仙那一套,是否管用?

    他去了西安,正好听说一起事件——有人跳崖自杀。自杀的是一个伪教徒,也是一个赌徒。这人输光家产以后,便想着向他心中信奉的神求助,他寄希望于他的神,在求救无果后想到了以死胁迫。他通过朋友圈向他的神传递渴望,朋友圈只有他和他的神能够看到,上面写着:你若再不出手,我就只有去死。看来,他不光相信神的存在,还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因此学会了以生命相要挟。也许,跳下去的一刹那,他才知道,向他的神示威毫无用处。

    张海潮去了苏州。苏州人挤在上海和南京之间,人家生活工作有自己的节奏。他羡慕苏州人,守着江南园林,守着小桥流水,那生活是真的惬意。

    四川有一个城市叫乐山,乐山大佛的乐山,张海潮也顺道一游。乐山人会吃,一到晚上,夜市上相当热闹,夜市上的小吃虽然说不出有什么特色,但吃着舒服吃着可口。张海潮感受乐山人的生活,认为小城市也真的很不错。

    张海潮读到三本书,《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被称作茶人三部曲,用时半月读完,浓缩下来他发现,一年的时间应该放到一生中去看,一个人的一生更应该放到三代人的荣辱兴衰中去对比,在历史中,一个人太小,在时间面前,一些短暂的困难更是不值得一提。并且,读书读进去,还分走了张海潮的注意力,他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他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既是奔着莫言的名气而去,也是为了看一看作者见到过的人是怎样生和死都疲劳着。然而,莫言写得幽默诙谐,再悲惨的命运也不过就是重新投胎生而为狗、牛、驴、猪。张海潮看着看着却在里面看到了另一种意味,西门闹仇恨不减,则投胎不完,这是因果。

    张海潮在休息期间还到网上浏览,主要是一些论坛,他看到有网赌*、网贷*、借*、借到*、帮助*……他看到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和他一样。他和其中有些人聊熟,主要是想看看他们的处境。一个四川的小学教师,应该也是网赌,欠了外债,而同时,另一个朋友,也欠他钱。他被债主逼到抓狂,同时也把朋友逼到抓狂。朋友不断给他承诺,下午6点,晚上10点,明早8点,周末见钱。凡此种种,张海潮猜测,全和赌有关。张海潮旁观者清,告诉他不要再抱希望,因为自己曾经也和这人一样,不断给人承诺,却一直无法实现。赌博的人,哪有什么原则和底线?一个东莞的小伙儿,网赌输掉四百万,家里帮他还掉两百万。他不敢回家,一直在城市游荡,就想找一个路子,盼望着能一夜暴富,甚至混迹于酒吧门口,寄希望于碰到一个富婆,他梦想着能英雄救美。直到有一天,他一整天都没有吃饭,因为没钱。他找张海潮“借”十五元,十五元刚刚能买一碗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