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十六章 自在如来

    张海潮回家,心里平静了许多。同学见到他仍然是滔滔不绝,他却发现他与他们不能再共商国是,已然越走越远。他听着身受重伤靠吃国家补助过日子的同学讲他一点都不关心的奇闻轶事,心里感到很没意思。即便偶尔对方能聊到低保、五保等国家补助政策算是正常话题,张海潮也感觉没意思。他听着工厂里升成主任那个同学夸夸其谈讲待遇,他感觉没意思。有时同学会满嘴羡慕地恭维他说国企饭碗有保障,他感觉跟同学说这些东西没有意义,说了他们也不懂,他们不在一个频道,更没意思。老太太提醒他说:“都是同学,人家来找你待着,你热情点。老这个态度,以后会没朋友。”张海潮说他也没办法,他和他们真没共同话题,聊不到一起。

    张海潮回家虽然和同学聊不到一起,却也没闲着。他没闲着,并不是说像以前回家一样去爬山,独自坐在山上发愁。他现在能把所有事情都像干干净净的小木盒子一样,摆到心里。盒子上没有任何泥淖,整齐摆放,他全然接受,包括欠债一事,也如小木盒子,干干净净。因此,他再无焦虑,平静面对,不需要坐到山上去发愁。他没闲着,是因为他准备多读书。他既在自己旅行读书中尝到了甜头,又感觉自己知识太匮乏。他准备向老杨朋友看齐,那是个学识渊博的人,看似全能。并且,张海潮在家也只能做些读书之类的事情,要不然他在家的这十天纯粹就是浪费。他准备下载一些传统文化的书来读,儒释道,只为明心见性,看不懂便强逼着自己看。没有动力找动力,债主们在后面舞枪弄棒想要他命,这便是动力。

    传统文化没那么简单,初一接触,倒像是在用锄头扒一棵大树的根,才斩开一支触须却又见很多触须,树根太大,盘根错节,无从下手,越看越是满眼的迷茫。看着看着,张海潮就困意上头,咖啡也不能起作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咖啡对他的作用不再是提神,而变成了静心安神。债主在后面追逼倒是动力,他可以时刻拿出来警示自己,这个办法有效。张海潮不久又想出新办法,困的时候他找出一些视频,放到耳边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却发现一个奇怪情况——他在听视频时听到一句话,居然在梦中反复读了半个多小时,直至闹钟响起。这句话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他在梦中顿悟,如来当然不是西游记里的西天如来,如来如来,万事有因,如此而来,万事有果,如此而去。张海潮知道了他的困境不是无故而来,并且,他还知道债务这个事情总会有一个结果,困在里面左突右冲没有意义。同理,所有事情都一样,如此而来,便会如此而去。明白了道理,张海潮甚是满足。

    关于如来,张海潮有了自己的理解。他想,应该早就有人这样理解,他绝不会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现在已经没有新大陆再去供他发现,但他还是很满足。他佩服古人的智慧,如来,怎么翻译到中文以后就变成如来了呢?悟空,悟空是不是也有更深的意思?手机搜索,果然,网上的解释是“了然一切事物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虚幻不实,变灭不常。”他赞叹,智慧啊智慧,古人果然智慧,将悟空安到了猴子身上。

    老太太从外面回来,张海潮第一时间冲出去问她知不知道“如来”是什么意思。还没等老太太回答,他便自顾自地解释。老太太愣神一阵便不再管他,估计心里在想,自己儿子精神是不是出了问题。

    张海潮在老家待了几天就得走,时间不等他。走前,他不忘将老太太的冰箱装满,便骑车去镇上的超市采购一通。

    他到老太太说挂面口味不错的那家小超市去。正在货架搜索之际,一个骑电瓶车的中年妇女将车停到门口,她没来得及摘下头盔便到收银台前找收银员。她说上周买了两包奥尔良原味烧烤料,昨天才用掉一袋,可是烤出的鸡翅孩子们不爱吃,她问能不能换一袋同价位的其他口味调料。农村妇女泼辣直接,要求不高,可是却难到了收银员。收银员说一周之前售出的东西,具体哪天都无法想起来,能换得了吗?她说她是收银员,售出东西再拿回来没办法过账,要打电话和老板说。中年妇女坚持要换,收银员不得已找货架里面一个角落去打老板电话。中年妇女的听力因头盔受限,但张海潮在收银员嘀嘀咕咕的声音里仍能听得大概,服务员站在不想退的立场上将不能换的理由灌输给了老板。收银员和中年妇女说连锁加盟店东西售出没法换,问过老板,老板说要打电话去问总公司,呵呵,她就这样想唬过看似傻乎乎的中年妇女。收银员和中年妇女两人因此各自发挥女人的特长在收银台前大吵一架,张海潮和另一个十几岁看似中学生的小姑娘只能在一旁观望。中年妇女生气却无奈,最后将五块钱的烧烤料摔到收银台上不要了,送给了收银员。临走,她在小超市门前大张旗鼓地拍照发了朋友圈。收银员站到小超市门前高声相送,见中年妇女走远还喋喋不休。转身间,收银员发现了呆呆傻站的张海潮和中学生小姑娘,将余气撒出,斥责道:“你们两个买不买东西?不买就抓紧走,这里不欢迎你们。”听到收银员所说,小姑娘做了错事一般灰溜溜一溜碎步逃走了,张海潮将手上几包挂面放到收银台上一言未发,从从容容结账离去。

    回到家,张海潮将事情经过详细说给老太太听,老太太也说那服务员不是,而张海潮的关注点却并不在此,他说:“什么是缘起性空?什么是因果和合?这就是缘起性空、因果和合。如果换做以前,收银员打电话时我就会上前纠正她不能这样做,或者我会在他们吵架时好心地把调料买下来,即使这包调料拿回家来也不会用。特别是,收银员对我怒目而视时,我绝不可能忍她,我会骂到她狗血喷头,可是这次,我居然没有生气。我不认为她怒气对我使我失了面子,我不认为他们吵架与我有关,不是我冷血,而是这件事的发生本身就是个因果和合的过程。”

    老太太对儿子的做法大加赞赏,她一边整理张海潮买回来的东西,一边说没有去和收银员争是对的,面子什么都不值,没有必要出去买次东西却因为别人之间的矛盾惹一肚子气回来。

    张海潮缠在老太太左右说:“不是这个意思,以前我理解的不生气是惹不起的话就忍住,不能生气。或者劝自己,生气会气坏了身体,因此不能生气。还有就是,我会对自己说,我应该有素质有格局,不能和这种人一般见识,所以不能生气。这些情况并不是真的不生气,都是在努力忍着,其实还是在生气。直到今天,我才体会到原来真的有不生气的状态。”

    老太太只得笑着连说:“不生气好,不生气好。”

    老太太还给张海潮讲了以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二十年前,世纪之交的年代,村里种植的水果收获以后,村民们都会组队用农用车拉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天津塘沽,那里有一个大的水果集散市场。张海潮家也是一样,一般都是三轮蹦蹦车,拉上双层水果筐,连夜将水果拉过去,赶凌晨两点前到达那里,以赶上当天的交易。某一次,村民们占好摊位卸完车以后,集体去市场里面的餐馆吃早点。张海潮的母亲吃饭快,吃完便趁着没事儿去市场外面闲转。她在转时发现不远处的一处早餐店的肉饼是一块钱,而市场里面是三块,比外面高出两倍,她回去便告诉了村里人,村里人随后又没话找话地询问了市场里面那家饭馆的老板。市场里面这家老板连说不可能,他跟众人说餐饮业的成本是明账,外面那家明显就是赔本的买卖。后来,市场里面这家饭馆的老板亲自去考察,至于考察出什么问题,都是传说,外人无从查证。但两家老板因此打架,一人判刑,一人送命,饭馆关闭,家破人亡。张海潮的母亲说她一直认为这件事情起因就怪她多嘴,她为此后悔了很多年。

    这天晚上,张海潮让老太太包饺子。老太太当然要顺儿子的心愿,她理解成了上车饺子下车面,图个吉利,一边包一边还偶尔在嘴里念叨。而张海潮则破天荒地找出了一瓶白酒,不经意顺了饺子就酒越过越有的说法,又引来老太太的念叨。张海潮不管,总之老太太高兴,就让她念叨去吧。他想的是好好吃上一顿顺心饭,他就将开始无比艰难的还账过程,在艰难时他还能不能喝的上酒已很难说。他终究要迈开步子,跳脚等待解决不了问题,能解决问题的只有行动。他知道,回去面对的就将是一帮虎狼。

    行前,张海潮决定顺路去答谢老杨的朋友。想来,自己与人非亲非故,虽然别人也没有对自己做出实质性的帮助,却使自己开明不少,这其实也是帮助。并且,他现在最明白的不光是要有一颗明净的心,他还知道了因果,所有的遭遇都有因,他知道因在哪里,所以理应默默承受这个果,他因此更加坦然。他没什么东西可送,只能拿苹果,便让老太太准备了一箱,他拿上,前去道谢。

    老杨朋友一听张海潮要去上班,也表示赞成。他告诉张海潮,转变必须建立在行动上,不往前迈步,光靠等,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张海潮说对,他网上认识的太多人都是一味地等,等来等去,一月拖一月,再拖又是一个月,最终什么问题都没解决。

    老杨朋友说:“离境与觉醒,能帮你以平常心面对几乎所有的事,你会像定海神针一般,任尔东南西北风,稳我不动在风中。有这样的心境便再不需要什么具体的术数,并且,没有什么方法和战术是恒常不变、恒对恒错的,没有哪一个人会因为要运用一套战法而专门去做一件事,精心于术反而是拖累。大佬们所讲的成功心法也都是在道的运行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没必要执着追求。不管什么,先做起来,很多看起来简单的事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简单,收废品、摆地摊、送快递,里面都有大学问,从小做起,不可以好高骛远。”

    张海潮说:“我有工作,工作期间可以挤时间在网上做一些副业。虽然辛苦一点,但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休假期间副业可以不丢,还可以集中精力再做一份副业。”

    老杨朋友说:“给你个建议,前三五个月,至少前三个月,用你的工作收入去还账,挑要紧的还,没有要紧的就让大家都见到一些钱。把钱的去向记清楚,第一,债主们放心,第二,一旦法院找到你,这份账单会用到。不管你做什么,做副业的收入一定要收起来,三个月的副业收入我们设定为一万块,这笔钱放到手上,会在需要的时候给你争取到生存的空间。”

    张海潮点头,真诚而坚定地说:“好。”

    “得救之道第二点,感知与行动。尝试着将灵魂从肉体里抽离出来,站到高维空间去俯视你的生活,感知自己存在的状态,感知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我常说我们要学习孙悟空,你看,师傅四人每每被困,他会元神出窍,他能看见自己被绑在那里,能看见师傅也被绑在那里,能看见大王在喝酒,还能看见小妖在睡觉,就是这个状态。要做事就要像渔人,能看清整个鱼塘,而不是鱼,执着于眼前的水。”

    “嗯!”张海潮顿悟,他深深地点头。他元神出窍,看到了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自己,不经意间,他又看到了目光呆滞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自己,看到和领导撒泼耍赖丑陋无比的自己,看到了享受别人吹捧自命不凡的自己。

    “如果机会出现,我们来说一说得救之道第三点。你需要考虑三个问题: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

    张海潮见老杨朋友准备开怀畅谈,拿出手机想要录音,却被老杨朋友劝止。老杨朋友说:“没必要录音,听再多,领悟不到心里,和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张海潮便又收起手机,用心倾听。

    “该做什么。这时候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审时度势的能力。宇宙大道我们不探讨,我们探讨一下需要度什么样的势,尽可能地做到顺势而为。比如,中国崛起,这是目前明白人都可见的。这不是偶然,是历史大势,不以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当然更不以哪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一大势下,去考虑一些经济行为,楼市复苏还是泡沫破裂,发展实体还是互联网经济?此外,还可以去分析一些逆势而生的社会现象,环境污染,疫情传播,电信诈骗。在这样的历史大形势下,将来的世界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自然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您看到的是什么局面?”

    “呵呵,要自己去看。将来一旦有可能要做一些什么的时候,我建议你优先考虑与历史大势保持一致,在终点面前,所有的阻力都不是阻力。”

    “目前……还没到这一步。”张海潮很不好意思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