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57、谢知的底牌(下)

    谢知在庄上悠闲住了三天,才不紧不慢的带着柔娘回家,当然这两天她也不忘给拓跋曜写信,诸如:“与妹扫梅蕊轻雪烹茶,饮之轻浮无比,君可一试。”、“庄上豚肉,取精瘦相隔者,一勺油、三勺糖,小火细炒,后微火少水慢炖,其味妙不可言。”、“后山有竹林,取中段者蒸饭,佐以冬笋,可三月不食肉。”

    谢知跃然纸上的好心情,越发衬托出关在宫城里的拓跋曜可怜,以拓跋曜的城府在连收了七天信后都忍不住咬牙问谢简:“太傅,阿蕤是不是该从庄上回来了?”她真以为没人能管她了?

    孙女给拓跋曜写的信谢简都看过,毕竟是写个皇帝的信,稍有不慎就是滔天大祸,因此也知道孙女这些天的好心情,他笑道:“阿蕤昨夜已经回来了,疯玩了三天连功课都落下了,昨天补了一夜的功课。”其实谢知怎么可能因为玩乐耽搁功课,谢简这么说也是让拓跋曜气顺。

    果然谢简这么一说,拓跋曜就心疼了,吩咐常大用将新进来的灵芝给谢知送去,让她熬灵芝茶喝,“她还记得天天吃茯苓吗?”

    “记得,她天天都会喝一碗。”谢简说。

    拓跋曜道:“阿蕤毕竟是女孩子,太傅对阿蕤教导也不要太严厉了。”

    “臣知道。”谢简自认是最开明的家长,家中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不见他从来不强迫女儿吗?阿菀是自己喜欢读书。

    拓跋曜送走谢简,看着书房里多出来的各色小玩意,诸如喝茶的竹节杯、打磨的光滑润色的木雕、插在小瓶中别有一番意趣的干花……拓跋曜轻轻笑了,还是不入宫好,入宫她哪有这么开心?且放她开心几年。

    谢简回到公主府,也不会换衣服,坐在花园里让人把小娘子请来。下人应声而下,虽然现在府里有两个小娘子,但谁都知道使君口中的小娘子只会是大娘子一人。

    谢知在弹琴,柔娘坐在她身边津津有味的听着大姐弹琴,谢知穿着广绣深衣,燃了一株清香,弹着春江花月夜,这本是一曲琵琶曲,后来被改成古筝曲,时下的瑶筝只能轻弹慢揉,但谢知的手法来自后世,轮指、弹轮、弹摇……十来种指法|轮流上,听的身边人皆如痴如醉。

    来喊谢知的下人也等谢知一曲完毕,才上前通报,即便如此,大家也不满他的扫兴,柔娘不悦的嘟起小嘴看着下人。谢知摸摸她小脸,脱下玳瑁指甲说:“我去去就来,先让玉蔓教你基本指法,回来我教你怎么弹练习曲。”

    “好。”柔娘开心的应了。

    谢知知道祖父喜欢在花园议密事,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人轻易听到两人谈话内容,她轻车熟路的走到花园,谢简已喝过一壶茶了,见谢知进来,也不怪她来晚,指着对面的坐垫道:“坐。”

    “大父。”谢知先给谢简行礼。

    谢简问道:“我听你大母说,你想去洛阳?”

    “是的。”

    “为何?”

    “我想去看望下王侍中的家人。”谢知说,她手上有死士的事祖父知道,所以谢知也不瞒着祖父他们的目的,但是自己洛阳的据点就不会告诉祖父,反正她去洛阳也住谢家在洛阳的别院。

    “你说王偃?”谢简挑眉,他跟王奇儿子王偃是同龄人,两人年少时也有过一些交情,只是王偃体弱,只能领闲职在家休养,后来两人没什么联系了。

    “对。”谢知说,“甲一说王侍中是被伪帝迫害的,所以他要把王世父平安接到魏国来,我也去见见王世父,给王侍中上炷香。”

    “你也觉得他是伪帝?”谢简似笑非笑的看着谢知,他一直怀疑孙女已知道自己身世。

    “皇帝何来真假,能坐上那个位置就是真的。”谢知淡淡道:“只是他毕竟害了我生父,我叫他伪帝是为我父亲。”谢知接下祖父的试探,他会提出这个疑问,就证明祖父已经确定了,她又有什么好隐瞒的,她的身世在某些人眼中也不是秘密,拓跋曜肯定知道。

    谢简身体放松的靠在隐囊上问:“所以你欲如何?”

    “不如何。宫阙已做土,再起兵事,只会伤民,百姓供我锦衣玉食,我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让天下再添兵乱。”谢知也想报仇,但是跟萧绩并非私怨,还牵扯到国家大局,怎么能拍脑袋就说要报仇?反正她肯定能熬过萧绩,如果萧绩运气好一点,说不定赶在之前死了。

    “你想借上面之手?”谢简指了指皇宫方向。

    “这是必然不是吗?”谢知反问道:“南朝早已积重难返,除非有圣君降临,能把世家毒瘤尽数斩去。”

    谢知自五岁起,就不对谢简装小孩子了,五年下来,谢简早把谢知当真正的大人看,见她看得如此透彻,他轻叹,“那毕竟是你们萧家的江山。”

    “江山不是萧家的,江山是所有人的。”谢知道,什么萧家江山,他以前还姓刘、姓曹、姓司马。

    谢简失笑摇头,但很快有正色问:“那你让死士留在庄里,又收养了那么多孩子想做什么?”谢知养私兵的事没人知道,但谢简是何等人,通过谢知的细枝末节的举动就猜出她这孙女心思不小。

    谢知如实说:“就为了将来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

    谢简神色复杂的看着谢知,他真不知道一样教出来的孩子,为什么这孩子就跟别人不同,就是大郎、二郎也没有她这么多心思,难道真是皇家血脉关系?

    “大父,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我将来还要入宫。”谢知说,她担心谢简会觉得自己要造反,“从来没有听过逃亡的皇子还能复国的。”

    “谁说没有?”谢简扬眉,“少康不是吗?”

    谢知道:“小国不算。”少康那叫国家?是部落吧。慕容冲也算一个?不过他也只在位一年而已,在谢知看来都不算。

    “口气不小。”谢简淡淡道。

    谢知说:“就算是复国,我也只听过皇子,没听过有皇女的。”谢知没想当女皇,不是她认为女人在古代不能当皇帝,而是没必要。当女皇付出的代价太大的,比当皇后、太后的代价大多了,谢知想要做很多事,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且她当女皇或许对自身有好处,但是对整个女性环境并没太大好处,顶多自己在位时女性稍微高一点。可得宠的后妃一样可以从某方面提高女性地位,比如卫子夫和杨贵妃。唐朝出现阿武也不能挽回女性日渐下降的地位,所以谢知想换种方式。哪怕她个人之力无法扭转大局,起码也要留下一颗种子。

    谢简定定的看着孙女,谢知毫不弱势的同谢简对视,谢简面上露出浅浅笑意:“王偃才华不错,你把他接到家里来吧,正好你也不用去宫里上课了。”谢知惊讶的看着谢简,谢简道:“你喜欢就去做,总不能浪费你的身份。”

    谢知闻言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谢谢祖父。”的确她的身份给她带来不少便利,至少就凭一个公主身份,就有不少人会投靠自己,父亲给自己留了不少政治遗产。

    谢简道:“不过做人还是行君子之道好。”华夏离开讲究含蓄,锋芒毕露的人,莫说是女子,就是男人也不讨人喜欢。

    “我知道。”谢知恭声应道。

    祖孙两人说话间,一名仆妇上前禀道:“使君,公主请您过去。”

    谢简放下茶盏,谢知起身相送,猜祖母喊祖父过去是为了三姑的婚事,不知是不是祖父的谋划曝光了,祖母肯定很生气。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傍晚六点继续加更,谢谢大家支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