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4章 名为诗会,意指凉宫

    错愕的霍璃,尽显俏皮。

    在对方的询问下,楚逸摇了摇头,不言不语。

    吕康的反应,很奇怪,但也很正常,楚逸已大致猜出了各中缘由。

    而苍亭内本还热烈的气氛,却因吕康这旗帜鲜明的反驳,瞬间变的一阵寂静,落针可闻。

    吴王世子身份尊贵,不好得罪。

    但,吕康的身份背景,也不是说说而已。

    没人会为了吴王世子的几句话,就站出来反驳吕康。

    不少与他关系缜密的公子,更是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认为吕康说的没错。

    面对吕康突如其来的反驳,吴王世子先是一愣,紧接着他便反应了过来,猜出了对方反驳的原因。

    他也不生气,反而是淡然一笑,对吕康说道:“吕公子高见,这也是在下说的不明白。”

    “朝廷的政策,大多都是好的,在下也十分支持,绝无诋毁之意。”

    “在下所批着,仅是去年年底,凉宫强推出兵高句丽一事。”

    “以我大夏目前的状况,休生养息尚且不足,如何出兵远征?”

    “除此,在下别无它意!”

    当无王世子做出了解释以后,吕康那本还紧绷的脸顿时就舒展下来。

    吕康的父亲是谁?大夏左相,吕儒晦!

    这些年来,朝廷的一系列举措,哪个不是出自于丞相府?

    若说朝廷不对,那分明就是在公然批判他父亲,吕康当然不能忍。

    不过,若这吴王世子说的是凉宫……那大家就是兄弟,比亲兄弟还亲的兄弟!

    吕康笑眯眯的说道:“世子所言极是,是我鲁莽了。”

    说罢,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通过这一番对话,霍璃终于回过味来,不由的撇了撇嘴:“还以为他开窍了,结果只是狼与狈而已。”

    楚逸确实有许多的不是,让她气到连连跺脚,但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霍璃却十分的清楚,这位大夏太上皇确实是一心为国为民。

    从出发点上来讲,就比吕儒晦等那些只为一己之私,争权夺利之辈要强了不知多少。

    虽说出兵高句丽这件事的对错,霍璃无法评判,但那土豆呢?一旦推广开来,那便是足以举世震惊,流传千古的丰功伟绩!

    仅凭此一点,楚逸就绝非是在场这些只知风月而不知民间疾苦的公子哥可比拟的。

    这么一想,霍璃顿感这诗会变的索然无味。

    若是早知如此,她何必起个大早?

    如此诗会,不来也罢。

    就在霍璃沉思的同时,亭内不知从谁开始,评判凉宫太上皇的声音,就成了诗会里的主流。

    整个苍山亭内,皆是对太上皇施政举措的批判。

    好大喜功,劳民伤财,陛下所托非人等等言论不绝于耳。

    如此节奏,显然是吴王世子和吕康所期盼的。

    嘴角微微上扬,吴王世子隐晦一笑,将目光转向了沉默不语的楚逸:“黄公子,你从入亭开始,便未发一言,可是对在下所言不满?或,对当下时局,黄公子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吴王世子一开口,众人立刻将目光转移到了楚逸的身上。

    楚逸淡然一笑,将手中酒盏放下,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