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6章 没有过不去的坎

    俞敏三人,本来可以住回Z县。闵元菊在Z县有一套房改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红砖结构旧房,也是两室一厅。

    但考虑到蒋超在S市重点高中就读,马上高三。俞敏放弃了回Z县的想法,想等蒋超高中毕业,再作合计。

    为护理老年痴呆的婆母,俞敏已经辞掉了图书馆的工作。本来俞敏和蒋文合计着,等母亲的病情好转了,俞敏就进蒋文的建筑公司上班。

    因为有这个后手,俞敏才敢毅然决然辞了职。不料,因一场意外车祸,蒋文没了。俞敏的工作也彻底泡汤了。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俞敏在家政公司,联系到了一份钟点工的活。

    每天下午,出去两个小时,帮人家打扫室内卫生。工资由家政公司支付,八百元,一月一结。

    第一天下午,出去两个小时,俞敏心里很忐忑。匆匆忙忙提前干完活,回到租屋,从一楼往五楼爬。爬楼梯时,听见婆婆娘闵元菊从五楼飘出来的、声嘶力竭的喊叫。

    俞敏来不及多想,气喘吁吁爬到五楼,开门,进屋。

    闵元菊屎尿又拉在床上了。摆在床头柜的一杯凉开水也撒了。尿不湿被老太婆撕脱了,丢在地板上,满屋子臭气熏天。

    俞敏嚷嚷:“我的祖宗啊!你能不能别这么大喊大叫。否则,房东要赶我们走,我们就住不成了,就只能睡大街了。”

    日子就这样,紧紧巴巴地维持着。

    ......

    临近春节的一天下午,俞敏照常在三点到五点之间的时间段,去完成家政公司派发的钟点工作。

    临走前,俞敏给婆婆娘闵元菊,换上干净的尿不湿。将一杯温开水,放到婆婆娘够得着的床头柜上。然后匆匆忙忙出去干活。

    下午五点半,俞敏回到航运大院,没听见闵元菊在楼上的喊叫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心想,阿弥陀佛,老太婆今天还算安静。www.

    这个时间点,蒋超还没有放学。俞敏一口气爬上五楼。开门,进屋。

    这一看,天哪!俞敏浑身汗毛倒竖。

    婆婆娘闵元菊笔直坐在床头,脑袋耷拉着,没气了。俞敏赶紧拨打120,叫救护车。

    随车医生摸了摸老人颈动脉,又探了探鼻息,摇摇头,说:“老人家已经过世了。估计是一口痰没吐出,卡在喉咙里,堵住气管了。”

    俞敏“啪啪”扇了自己两耳光,无限自责。边哭边骂自己:“我去做什么钟点工啊!没把老人照顾好啊!”

    这个特殊的春节,团圆日变成了离别日。蒋武、蒋顺两个家庭,七口人,都聚齐。所有人,回到Z县老家,操办老人的丧事。

    在翻箱倒柜,清理母亲遗物时,蒋顺无意中,翻到一个存折。是母亲的定期存折,二十万元,已经超过期限两个月。

    向继梅一把抢过存折,说:“几十年的工资,怎么就这么点存款哪!”

    蒋顺趁向继梅一个不小心,将存折抢回手里,不肯给向继梅。同时招呼蒋顺、俞敏,包括蒋超,过来商议。

    蒋顺问大家:“这个存折怎么处理?”

    向继梅首先发言:“当然是三家平均分配。”

    蒋武和老三媳妇满玉珍,没表态。

    蒋顺说:“腊月三十以前,大嫂要还那三家家属各二十万元,一共要还六十万元。大家是知道的,大嫂根本没钱还。”

    所有人沉默。

    蒋顺说:“我的意思,母亲这二十万,先用来还账。另外,我们兄弟俩各出五万元,凑成三十万元,先还三家各十万元。行不行?”

    向继梅却说:“原先说好年底前,还每家二十万。你现在只给人家十万。人家不会答应的嘛!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分钱也不还,咋地吧!”

    蒋顺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分几次还,总能还清楚。”

    蒋武发话了:“我同意蒋顺说的。嫂子是为母亲丢的工作,有困难,一家人想办法,才能度过难关。”

    老三媳妇满玉珍也同意。蒋超当然更是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