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24章 制高点

    热海套票里,还含有腾冲火山景区的门票。这一天上午,俞敏继续租用头一天租过的出租车,前往火山景区参观。筆趣庫

    主要有大空山、小空山、黑鱼河、柱状节理等景点。范围包括整个火山群、火山熔岩地貌,和龙川江峡谷。

    俞敏先去的是大空山。到山脚下后,发现有木栈道,往上直爬。爬完五百九十七级陡峭的台阶,才气喘吁吁到达山顶。

    热气球上看火山,是一个看点。每天上午十一点前,会有热气球俯瞰火山,价格两百元。能够想象,在热气球上俯瞰火山和高黎贡山,应该是个绝佳的位置。

    俞敏边爬边看正在升起的红色热气球。

    气球底座上方升腾起一股火花,火苗的声音嘭嘭作响。气球刚起飞,一个才几岁大的孩子开始哭起来。重复喊着:“我要下去!我要下去!”

    来到大空山顶,山上除了长得最茂盛的松树,其它什么也没有,看到的只是一个大大的凹陷。象一口倒扣的巨型锅。

    如此近距离地看火山口,俞敏还是第一次。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可以下到锅底。到处可见火山灰、焦黑的岩石和火山弹。锅底阴冷,表面被一层小而细密的植物所覆盖。

    山顶没人,静悄悄地。有点冷清,俞敏加快脚步。心想,看一眼就立马下山。连直播也放弃了。只匆匆忙忙拍了两段视频。准备上传到热播小视频平台,与粉丝们分享。

    站在大空山顶,看不远处的小空山。感觉那边的景色应该更美。于是,俞敏又去爬了小空山。小空山矮一些,爬起来没那么吃力。而且距离短多了,也没有大空山的木栈道那么陡峭。

    说实话,这两个空山,无论什么角度看,它都只是两个毫不起眼的坑而已。

    游览完大小空山,俞敏随后再去黑鱼河,看火山后遗症的柱状节理奇观。因为是通票,柱状节理和黑鱼河的门票,都已经含在通票内了。

    火山地质公园到黑鱼河有六、七公里的路。车大概走了半个小时,停了下来。司机说火山柱状节理到了。

    俞敏下车一看,路边有个观景台,能远观河对面悬崖上的柱状节理。象是横七竖八的砖头砌的不规则残墙。有的曲线优美地向左弯曲,有的向右弯曲。有的倾斜,有的呈水平状,有的却又垂直。有点像远古既粗矿又细腻、气势恢弘的神秘图腾。

    这就是所谓的火山柱状节理。

    这个位置只能远远的遥望,而不能近前观看。因为中间隔着一条河。

    俞敏上车,要求继续走黑鱼河,近距离再看柱状节理。

    有些游客觉得,柱状节理没什么意思,认为没什么可看,可以不去。但是俞敏看了之后,却感觉他们错过了好风景。

    出租车一直将俞敏送到黑鱼河景区大门口。

    其实,俞敏是想走一走路的,边走边看风景。可司机一定要送到门口,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下午好早点返回。

    俞敏只好作罢。感觉算盘还是打错了。以为不参团就可以不受约束。哪知道,租个车也成累赘,还是要受司机约束。

    司机朝俞敏的背影喊一句:“原路返回!”

    “好。记住了,多谢。”说完,俞敏一头扎进了黑鱼河景区。

    黑鱼河是一条小河。河边一条小路,朝着柱状节理方向蜿蜒前行。

    因担心司机等久了有意见。俞敏快马加鞭、争分夺秒地赶路。

    进入黑鱼河的路,比想象中长。这里是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小山沟。大雨过后,暴涨的山洪哗啦啦流淌着。依山傍水的环境,有一番曲径通幽的感觉。恍若隔世,心情舒畅极了。

    柱状节理景点要沿着黑鱼河边,一直走。走到大山深处,河的尽头,有个水电站,意味着就到了。

    越往森林里走,游客越少。走到后来,除了俞敏,居然一个游客也没有了。

    也许有些游客以为,走到那个水渠旁边,似乎就没有路了,纷纷折返。

    其实,过那个小桥时,往左有一条隐秘的叉道。道旁有一块小石碑,上面指示着,前方三公里,是柱状节理景区。

    由于太不起眼,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条毫不起眼的小路,就是继续去往柱状节理景点的必经之路。

    俞敏心里盘算了一下。三公里,来回就要走六公里。拍照拍视频要花时间。假设还要做直播的话,更得花去不少时间,司机该等得不耐烦地骂人了。

    网上有人说,应该从柱状节理景区进入。游览完毕,不需返回出口,直接有路去黑鱼河,由黑鱼河入口出来。反之,从黑鱼河进入,也可以从柱状节理出来。

    这样,两个景区串在一起,不走回头路。

    包车司机在这里打了折,以为俞敏不知道。他用前面的免费的所谓柱状节理景观糊弄人,只想让俞敏游览黑水河景区就折返。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哪知道,俞敏胆子大,居然看见了那条通往柱状节理景区的隐秘小道,并且决定徒步这来回六公里的小路。

    这时,天下起了大雨,瓢泼大雨。俞敏拿出雨衣穿上,又把雨伞撑开,风大,雨伞撑不住。身上还是打湿了。

    要是司机这会儿知道俞敏的疯狂举动,肯定要生气。www.

    这是一条用火山石块砌成的小道,宽不到半米。

    蜿蜒的山道,修在茂密的丛林里,两旁的树木遮天蔽日。不时有几只不知名的鸟,从树丛间掠过,惊起树叶沙沙作响。

    过一座流量限十五人一次、晃动得厉害、动静很大的吊锁桥,来到龙川江对岸。沿着一条水库的水渠继续前行。这里人迹罕至,早已看不见别的游客,只有响彻山谷的流水声。

    由于水库把三分之二的河水,拦进了一侧的水渠,使河里的水量减小了。使河岸一些原来不见天日的石头裸露出来,与上边的水草形成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沿途两侧悬崖上,都有柱状节理景观。

    尤其是河岸边沿,比较集中,看得比较清楚。有竖立的,也有横排的。象烧黑了的木炭,竖立的节理呈园柱状排列,有二十到三十米高,象黑色立柱,又象生锈的黑色铁水管,一根紧挨着另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