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一章 异地

    对于家乡的小镇来说,时间是没有意义的。每天面对的脸庞,每天说的那些话,第二天又见到同样的脸,说着同样的话,二十五岁预见五十二岁,每念及此,就感觉白来世上一遭。

    易小冰作为一个不安分之人,生怕成为井底之蛙,总以为出身之地便是禁锢,而外面世界天高地阔。也许大都市更吸引人。

    没做过的事情你总以为简单,没走过的岁月你也以为短暂。

    事实上,除开求学旅游所到之处,易小冰连所在县城四分之一都没转完。

    偏偏易安然有着“生为故乡人,死为故乡鬼”的固执,听到邀请她跳出枯井时,眼睛珠子瞪得老大,露出她要投敌叛国一样的的吃惊,然后大义凌然拒绝了。她恨不能将县城画一个圈,然后告诉你她就在在圈外。

    易小冰想,强拉出去,就像将鱼拖上岸,肯定活不了!

    柳叶青自然站在易小冰立场,尝试劝说大地。而大地拒绝的说辞是这样的,“田镇镇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血液融合进大地,气息溶解在天空。故乡是我生命的全部,而你只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难道你不是故乡的一部分吗,你要到哪里去!”

    柳叶青差点就被说服,但他不想让易小冰失望,更不想让她孤单。既然自己的工作不必固定地点,自然力挺到底。

    最终,他们的意见是: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去看看。

    这次大地变为劝说人,“回家吧,一起打篮球啊;回家吧,一起干事业啊。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家乡多好,在发达国家,有钱人全在农村。”

    易安然再接再厉,“老实说,像我们这种学历,这种风靡校园的能力,在家乡自然会有最好的工作和薪水,我就不明白,与其去北京上海南京深圳,为什么不留下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呢!”

    但是易小冰选择任性一次,哪怕结局再差,还有回来的地方。于是,他们依依不舍再见,踏上南下的火车。

    窗外沿途风景,从绿树到高山,从平原到盆地,所有都朦胧在雨帘下,飞快的倒退着。火车上,熙熙攘攘,人潮拥挤,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铺天盖地而来。小小过道也坐满人,大家互不谦让。

    柳叶青让易小冰靠窗坐,转过身子面对他,尽量隔绝外界嘈杂,一边抱怨:“早说定动车多好,你不听。”

    易小冰生气道:“我们是去吃苦,又不是享乐,你乐意自己去坐好了。”

    柳叶青见势不妙,赶紧道歉。

    翌日清晨,到达上海,拨通老爸电话,无人接听,他正在工地埋头苦干。

    车站人头攒动,如流如梭,凶神恶煞的出租车司机吆喝的震天响:快快,三十一个;还有眉毛淡的像扎不破额头的小脚中年妇女,操着东北口音说赶快来:这里有姑娘,两百一夜。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面馆,里面也拥挤不堪,正瞧菜单呢,窗口就有人喊:赶快赶快,后面还有人等着。两人就端着面,不耐烦等空出桌子。

    吃着二十块一碗的面条,他们不停唏嘘:看来大上海人潮汹涌,每天都有人乘兴而来,每天都有人败兴而归,如若不能干出点什么,怕到最后吃碗面都困难。

    这是他们第一次为钱发愁,可见时间过得真快。从第一次牵手,拥抱,接吻,*,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一晃两年都过去了。

    易小冰选择“尚姐公寓”作为他们第一个虽然狭小但是温暖的小窝,这是一个青年旅社,里面住满了像他们一样来大城市寻梦的人。

    旅途劳累,易小冰洗洗就躺下,柳叶青则背上相机出门了。

    果然是数不尽的繁华琉璃,看不完的灯火阑珊,还有那东方明珠高耸入云,黄浦江一望无际。柳叶青看的心往神醉,拍完了这边拍那边,一点都不感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