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31章 灾情2

      第231章灾情2

      余江等地一遭灾,京中的粮价也跟着上涨,只是天子脚下,如何会因粮价而致民乱?消息都没传到东齐帝的耳中,京都府尹便开始给粮食定价,私自涨价则要被官差抓起来,轻则罚银,重则杖刑。

      这一举措让京城的粮食一下便缺了起来。

      京城百姓哪里有地,便是耕种,也多是成为官员或富户的佃农耕种,收获之时,有些余粮也算不错,可这些口粮又能坚持几日?而官员和富户的粮食却也不是朝廷的,他们捐又能捐多少?京中粮食多为余江等产粮大城每年秋收的时候上交至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六月,京中已入夏,算得上是青黄不接之时,户部账册上统计的粮仓之数也未必是实数。

      这个时候,平粮价,商贾无利可图,如何会不远千里运送粮草进京贩卖?官员便是粮袋鼓鼓,也会拼命挤压对东齐帝哭穷。至于大富之家更无需多言,他们屯粮是为有利可图,便不是为利,也得是为名啊!

      如今东齐虽然遭灾的地方不少,可京中到底还算平顺,只要有人将粮食运进来,哪怕是涨价,时日久了,粮食多了,粮价也就自然会降下来。

      可京都府尹做了什么?他竟然虎口夺食,抢人饭碗!

      本来不缺粮的京城在他几番努力下也会缺粮。

      贺兰临漳这种平日里并不喜嘴上刻薄的人都忍不住对洛夕瑶感叹:“京都府尹真是个神人啊!”

      “外面的粮食进不来,本地的粮食又没有,只靠着各家的粥棚施粥又能坚持几日?粥棚的粮食会越来越差,米少水多,宫里若没有贵人带头,沽名钓誉的官员又能坚持几日?何况京中存的精粮不会放出来,没粮食的百姓岂不是被往绝路上逼。何况京城乃首善之地,是在别处活不下去的百姓求活的首选。”洛夕瑶讥笑道,“你看,我说东齐的官员都是烂的蠢的,并没有夸大吧?”

      “我?”贺兰临漳很是意外。

      想到和二皇子一唱一和夜里扰她歇息找她麻烦,洛夕瑶就忍不住幸灾乐祸,“他们活该,他们值得。”

      没见东齐嘴巴最碎的御史都没吭过声吗?

      贺兰临漳知她记仇,因他也是记仇的性子,并不觉得这样不好,“就怕流民越来越多,耽搁你的及笄礼。”

      贺兰临漳没好意思说出口的是……吭过声的都被她干掉了。

      可他们如今在东齐,她手里有东齐帝的赐婚圣旨,他手中有东齐帝和漠北大国师的国书,她大大方方搬到他的王府住,便是有人说三道四,也只敢背地里说说,哪个敢来她面前提,她非得唾他一脸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