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6章 中亚老四

    “定射装填,方向克尔登城,距离一里四百三十步,角度自调,预备……放!”

    “轰轰轰——”

    永乐八年五月三十日,驻守在忽鲁谟斯港的明军在哈里勒下达军令之前率先发动了全面进攻。

    此次作战,陈瑄率领一万三千名海军战士,二百门火炮,六百名骑兵对克尔登、设拉子发动进攻。

    除此之外,郑和作为下西洋舰队正使,也率领五千名海军战士与五十艘宝船向帖木儿在波斯湾地区的阿巴丹、巴士拉发起进攻。

    陈瑄之子陈佐率军二千在忽鲁谟斯驻扎,同时向南边的阿曼、祖法儿、剌撒、阿丹等国派遣两千人,三十艘战船、五十艘马船的先遣队,为舰队继续下西洋做准备。

    依仗在忽鲁谟斯缴获的上千匹挽马和数百头骆驼,明军的移动速度十分迅捷。

    六月初二,郑和率舰队进入阿拉伯河,对阿巴丹港与巴士拉两座城池进行炮击,并在首轮火力打击中就摧毁了两座城池码头上那简陋的工事。

    趁着帖木儿军队慌乱之际,沙船成功将四千战士顺利送上码头,夺取了两座城池港口的控制权,并继而向城区发起进攻。

    消息传开,两座城池的将领开始组织军队抵抗,然而进入巷战后,明军以四千人的数量,耗费三日将上万帖木儿军队赶出两座城池。

    此时,明军进攻巴士拉的消息已经传开,这让乌尔萨错误以为明军的主攻方向是西波斯的广袤地区。

    然而当南方交战的消息传来,他这才发现明军已经沦陷了卡赫努季等人口不过万人的小城,兵锋制止克尔登。

    北部伊斯法罕、亚兹德等地军队正在向克尔登驰援。

    在等待他们南下的道路上,乌尔萨又获知设拉子沦陷的消息,而阿塞拜疆地区的米兰甚至没等到乌尔萨的消息,便战死在了与黑羊王朝的战事中。

    一时间,整个波斯地区岌岌可危,而乌尔萨也没有收到哈里勒的消息,因为在哈里勒的消息送达前,克尔登便遭遇了明军凶猛的炮火。

    等乌尔萨收到哈里勒消息的时候,驻扎克尔登的帖木儿地方军队已经阵亡超过一千人,而城外的明军足足有八千人。

    即便手中还有一万七千多人,可乌尔萨根本不敢出城与明军野战,而他的怯懦也被人传到了赫拉特的沙哈鲁耳中。

    “你们的军队攻势确实凶猛,但你确定会将这块地方让给我?这样做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富丽堂皇的宫殿内,沙哈鲁手里拿着波斯地区的战事情况,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而站在他面前的则是留守赫拉特的总旗官刘勉。

    面对沙哈鲁的询问,已经从信鸽身上得到胡季消息的刘勉也稳重道:

    “我大明从来不会侵占他国土地,之所以出兵拿下这么多疆土,也只是为了让苏丹屈服,向朝廷道歉并继续称臣。”

    “然而苏丹并不认为先苏丹有什么错,更是不准备向我朝道歉。”

    “既然如此,那我们只好扶持您上位,毕竟在我天朝看来,总督您毫无疑问更有仁爱之心,更适合成为帖木儿国的国主。”

    刘勉说完自己的想法,沙哈鲁沉默了片刻后才道:“即便是我上台,也不一定能保证会对大明称臣。”

    “此事若是有最好,若是没有也无碍。”刘勉似乎早就料到了沙哈鲁的想法,他继续道:

    “即便没有,只要总督您能好好治理国家,止步于热海(伊塞克湖),并将忽鲁谟斯港及海上四岛让给我们作为下西洋补给点,那便足够我们将日后拿下的广袤波斯地区交给您接管。”

    “不过我需要提醒您,我军并非什么好处都无法获得,单说这些城池的富贵之物便会被带走。”

    “当然,城池和田地、人口都不会遭受太大的影响,毕竟我军从不焚毁城池,屠杀百姓。”

    刘勉说完一切,目光灼灼的看着沙哈鲁,沙哈鲁起身渡步,随后才背负双手看向刘勉:

    “我希望你们能做到你刚才说的一切,那样我也会满足你们的需求,但在这之前,我还需要知道,我要怎么坐上苏丹的宝座?”

    面对沙哈鲁的问题,刘勉轻笑道:“我听说哈里勒正在召集军队,这兴许是他犯下的最大错误。”

    “你可以用为您的侄子马黑麻报仇为名进军河中,夺取苏丹宝座。”

    “现在哈里勒手中的军队数量只有六万人,而他尚未收复马黑麻地区的四万军队。”

    “凭借您在霍拉桑的三万军队,只要您率军出击,那就会给人一种帖木儿国即将瓦解的错觉。”

    “只要哈里勒手下的将领出现问题,你就能趁机拉拢部份忠诚于马黑麻的旧部,对撒马尔罕发起进攻。”

    “以您的才干,不应该会惧怕他们那群家伙。”

    “当然!”沙哈鲁自信回答,可他依旧担心刘勉会毁约:“如果我起兵成功,伱们却不愿意归还波斯地区的土地,那该怎么办?”

    “请您相信我,实在不行您可以将我随时带在身边。”刘勉行了一礼,沙哈鲁见状也走下台阶,扶起了刘勉,并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相信你。”说罢,沙哈鲁将目光投向了角落,那里站着几名将领。

    面对他们,沙哈鲁眯了眯眼睛:“整顿军队吧,我要告诉河中的所有人,马黑麻的叔叔将会为他报仇,我会好好教训这个不听话的侄子!”

    六月初十,伴随着沙哈鲁的开口,霍拉桑地区的军队开始集结,并于六月十五向北边的撒马尔罕开始进军。

    沙哈鲁的突然造反,让正在撒马尔罕集结大军的哈里勒猝不及防。

    一时间整个河中地区与呼罗珊地区都乱成了一锅粥,而西波斯的黑羊王朝和东波斯的明军更是高歌猛进。

    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帖木儿帝国即将覆灭。

    正因如此,迪亚巴克尔地区的总督卡拉·奥斯曼也开始向南边的巴格达进行隐晦扩张。

    原本还在观望的马穆鲁克也大有加入战争的动作,整个帖木儿帝国国内各地区的总督都心怀鬼胎。

    七月初,克尔登被陈瑄攻下,乌尔萨带着数百骑兵逃亡伊斯法罕,至此帖木儿国南部除了木克朗与俾路支地区没有被明军拿下外,其余近海城池都被明军拿下。

    做到如此,郑和便也下达了停止进军的军令,因为他得到了一条不得了的消息。

    “哈里勒被他的部将拘禁了。”

    繁华的阿巴丹城总督府内,郑和拿着手中的信纸有些恍惚。

    就连他都不敢相信,帖木儿帝国对河中与波斯地区的统治居然那么薄弱。

    “消息传开后,河中许多支持哈里勒的将领纷纷转投沙哈鲁,他也抓住机会招抚了不少墙头草,并且准备向发起叛乱的那些军队进行镇压。”

    “我估计,顶多半年的时间,沙哈鲁就能覆灭这些藩镇,重新将帖木儿国统一。”

    “殿下早前的意思是,最好促成沙哈鲁的统一,他的上位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站在郑和面前的一个千户官沉着开口,郑和闻言也点了点头。

    能以一个千户官的身份与郑和这般对话,这人显然不是一般人,在整支舰队里,唯有西厂的千户官能有这样的身份。

    “徐恭,你给我写信传回南京,把帖木儿国内情况告诉殿下。”

    郑和唤出这人姓名,这人闻言也作揖应下,转身急匆匆的离去。

    待他走后,郑和这才对总督府的一处长廊开口:“出来吧。”

    他这话说罢,脚步声从长廊响起,一个长相类似色目人的正四品武官走了出来。

    “这里的事情,你告诉纪纲,让纪纲告诉陛下。”

    郑和吩咐着这人,显然他与锦衣卫有着关联,但这并不奇怪。

    郑和本身就是东宫与武英殿的中间人,尽管他屡次下西洋,多年不在内廷常居,可朱棣与朱高煦对他都十分信任。

    这份信任,也代表着他承担着缓和这对父子关系的压力。

    武官作揖回礼,随后与徐恭一样转身离去。

    待他们都离开后,郑和这才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说好的下西洋,我怎么感觉我成征西将军了……”

    他那语气颇有些自嘲的架势,不过却又能听出满满的自豪感,很是复杂。

    兴许便是他都没曾想过,他居然能带着两万大军跑到距离大明数万里之外的海疆,对一个曾经叫嚣着要东征大明的庞大帝国进行武力打击吧。

    相较于他的复杂,陈瑄可就单纯多了。

    “哈哈哈!给老子搬!都搬空!”

    “除了粮食留下来一些,继续在当地保障百姓屯垦来供给军队,其它的都给老子搬!”

    克尔登城内,陈瑄站在街道上身骑高大的波斯马,笑得很是猖狂。

    只是换做旁人,此刻恐怕就不只是笑得猖狂了,因为眼前的东西太多了。

    克尔登城虽然不大,可其中却储存着乌尔萨调动的大部分物资。

    光是粮食就不下十五万石,金银币更是以百箱论数,马匹骆驼数以千计。

    可以说,光是这一战的收获,就足够抵平明军这几个月的花销。

    “上次灭锡兰国仅缴获价值近五十万贯的东西,远不如此次来得多。”

    “光是金银币,这价值估计就不低于三十万贯了吧。”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设拉子和克尔登地区军队的军饷。”

    站在陈瑄身旁,几名指挥使笑着交流,显然都十分高兴。

    明军在海外的行动与在国内一样,五成上交,五成归将领分配,其中主帅一成,将官一成,基层士兵三成。

    所有的缴获,都是按照区域性战役集中均分,也就是说,这里的缴获是两万多明军平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