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一百四十二 老弱妇孺

    尚可喜?想必这就是那位“姓尚的军爷”了?沈有容一边念叨着“快快请起”,一边将尚可喜服了起来。尚可喜出生于一六零四年,与吕涣真同龄,此时也不过十七岁的年纪,却身着明军制式的鸳鸯战袄,上面布满刀痕,一副身经百战的模样。

    扣扣563743675

    在尚可喜身后的,还有两员小将,他们正是尚可喜的胞弟尚可畏和尚可义。其中尚可义年纪不过十五岁,却也随着两位兄长在这海岛上苦熬了半年的时间。

    “我乃是登州总兵沈有容,是登莱巡抚袁可立袁部堂的人。”沈有容自我介绍道,“你可是从广鹿岛来的?”

    “卑职正是带着百姓从广鹿岛逃来小长山岛的!唉!广鹿岛上的军寨原本已经守了好几个月,谁成想鞑子夜里乘小船登陆,我们措手不及被偷了营寨,卑职不得已只能且战且退,带着剩余百姓逃来了小长山岛。今夜要不是沈军门救援,打退了鞑子,小长山岛恐怕也要遭灭顶之灾了。”

    沈有容赞许地点了点头。不论如何,这个年头还有人敢于主动对抗鞑子,都是好样的。这些日子,沈有容结识了吕涣真、张凤仪、孔有德这些年轻人,他们都在已经陷落的辽东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如今又多了个尚可喜,不禁令沈有容感叹英雄出少年。

    再看看小长山岛上的百姓们,老幼妇孺居多,也有不少手持粗制兵器的青壮年男子,显然这就是小长山岛上的武装力量,质量粗劣得连普通村庄里的乡勇也比不上。一想到海上诸岛的辽民们就是这样坚持抵抗了大半年,沈有容便有些愧疚,自己竟然没有早些发现这些海上义民。

    “尚可喜,我看你身穿鸳鸯战袄,可曾是官军的人?”

    “回军门的话,卑职家原就是海州军户,家父在威宁堡任总旗,三位兄长也随父亲而去。辽东陷落之时,四方骚乱,卑职听闻家父随吕小娘子据守镇江堡抗鞑,便携两位幼弟坐船往镇江堡寻父,岂料路过广鹿岛时见百姓被鞑子围困,便留下协助守岛,一晃竟过去大半年了。”

    “镇江堡?”沈有容惊异于海岛上消息传递之慢,“你难道不知道镇江堡五月份就已经沦陷了嘛?”

    “什......什么?镇江堡失了?”尚可喜大惊失色,声音也颤抖了起来,“那......那家父和兄长们岂不是......”

    “令尊叫什么名字?”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回军门话,家父名为尚学礼,原是威宁堡夜不收总旗来的。”

    “喔!我在东江岛见过他!”沈有容笑道,“只是他现在不是总旗了,是大明堂堂的指挥佥事。镇江堡不是被鞑子攻陷的,是吕小娘子自行烧堡撤退的。现在她正屯驻在朝鲜的东江岛,皇上已经下旨设东江镇,吕小娘子行总兵之职,你父亲现在就在吕小娘子手下效力呢。”

    “原来如此!家父尚在!”尚学礼挂着眼泪的脸上绽放出了喜色,“卑职困坐孤岛半年,消息不通,东江设镇的消息属实不知,多谢军门提点了!”

    尚可喜领着沈有容等一众船上官兵们上了岸。衣衫枯槁的百姓们宛如看见神明下凡一般簇拥着沈有容一行人。小长山岛上,有个十分修筑得十分潦草的小寨子,寨墙是靠堆土和削尖的原木铸成的。身为老军伍的沈有容一看便知,这样的寨子连防御土匪都堪堪费劲,别说训练有素的鞑子了。

    换句话说,若是今晚没有沈有容所部的相助,小长山岛决计抵挡不住鞑子的夜袭。

    小军寨内,是遍地的窝棚。小长山岛上原本就人烟不多,堪住的房子都是本地渔民所建。在这座树木并不算茂盛的海岛上,这些渔民所建的木屋早就被拆掉当做柴火或者修建寨墙的原料了。m.

    荒凉的孤岛上,尚家三兄弟与这些不愿屈服的辽东百姓们,就这样苦苦坚持了半年的时间。看着这些衣衫褴褛、手中却紧握粗制兵器的义民们,许缨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来。

    辽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如小长山岛这般的岛屿不计其数,如同尚可喜这样还在抵抗的辽东百姓,恐怕更不在少数了。

    沈有容率部上岸休整后,将那十几名俘虏也押了上来。辽东百姓中有不少人与女真部落做过人参和毛皮生意,通晓女真语。尚可喜从岛上百姓中挑选了几名通晓女真语的的,协助沈有容所部对了十几名俘虏好一番拷打,没费多大劲就撬开了他们的嘴巴。

    这些俘虏们纷纷供述,他们是四贝勒皇太极手下的兵丁,如今皇太极正集中精力,逐一扫清辽东诸岛上不肯服从大金国统治的辽民们,力图在刚刚拿下的辽东地区巩固统治。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这个叫黄台吉的,可真是不傻!”听了俘虏们的供述,沈有容皱眉道,“用柔的笼络人心,用刚的镇压异己,刚柔并济,手段不可谓不老练哪!”

    尚可喜和岛上百姓们很是期望沈有容能够带他们离开,或者至少能留下几条船、一些人,帮助他们驻守小长山岛。然而对于尚家兄弟和百姓们的请求,沈有容不得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