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十五 石柱宣抚司


    “小女……小女不是将军的侍女吗?”吕涣真疑惑道,“为何要学习行伍之事?”

    秦良玉微笑道:“你武艺高强,天赋异禀,若是习得战阵之道,虽是女子亦能为将!”

    这话从同样身为女子的秦良玉口中说出来,格外具有说服力,秦良玉自己便是从小文武兼修,最终在封建王朝的大明,成为一方名将的。

    “就算不能为将,懂些行军打仗的道理,也可为我在帐中赞画,省去我不少的精力。”

    吕涣真明白了,原来秦良玉并不是真的身边急缺一个侍女,而是见自己身怀武艺,在指挥作战上又颇具天赋,不愿埋没才招募至身边的。见秦良玉如此栽培自己,吕涣真又是眼睛一酸,拜倒在地。

    “小女屡受将军大恩,又蒙受将军栽培,粉身碎骨亦不能报!”

    “快起来,哎呀!”秦良玉赶忙扶起吕涣真,“这些天你都跪我多少次了?这些繁文缛节,军中向来不用。”

    此时,中军传来号令,除巡夜军士外,余下人等就寝。

    “听吧,号令来了。”秦良玉笑着说,“跋涉辛苦,你快去歇着吧,先从遵守军令开始学起,后面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

    第二日午后,大军离开了彭水县,进入石柱宣抚司地界。

    秦良玉的“宣抚使”一职,又被称作“土司”,是明王朝设立在诸多少数民族聚集地用于处理当地复杂的民族关系的。土司是世袭武职,所辖地方大多享受朝廷各种政策优惠,对于土司的统治,朝廷往往也不横加干涉,所以土司可以说是当地的土皇帝。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土司拥有如此大的权力,用得好可以便宜行事,按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造福一方百姓;用得不好,便是横征暴敛,为祸一方。

    一进入石柱地界,吕涣真便感觉眼前一亮。石柱各处关口的守军,都不像别处明军那样吊儿郎当,军纪涣散,而是神气十足、士气旺盛。这些守军认认真真地盘查入关商贾、百姓等等,符合条件的便立即放行,也不会像其他地区明军那样收受“过路银”。这些守军中汉人苗人各居一半,却都一般的军纪严明,浑如一体。

    石柱各地村庄众多。晚明时期匪盗遍地,为安全起见百姓大多迁入屯堡或是县城中居住。石柱村庄众多,足可见其境内匪患已经基本绝迹。

    从彭水进入石柱,吕涣真还有一样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官道的质量焕然一新。彭水那边坑坑洼洼的官道,到了石柱这边却是平坦宽敞。路上商贾众多,同样是汉苗参半,却各自相安无事,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石柱仿佛同为一家,足可见秦良玉治下之清明。

    “巾帼英雄,名不虚传。”吕涣真在心中赞叹道。“怪不得能练出白杆兵这样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队伍出来,原来是有这样一块富庶安宁的根据地啊。”

    傍晚时分,大军终于进入石柱县城。虽然同样名为“县城”,可是这石柱县城却比那黔江县城要大得多,几乎要赶上重庆府的规模了。城墙高有两三丈,带有瓮城、马面、女墙、敌楼等防御设施,不论来犯敌军是如何精锐,这石柱县城都是轻易攻不进来。

    将士们各自回营,吕涣真随秦良玉交割完军务后,来到了宣抚使府邸。

    “祥麟,吕姑娘现任我贴身侍女,你乃是我军中伍长,按照我军军章,你二人乃是同级。你当以同级之礼见之,不得欺侮,听到没有?”秦良玉严肃地说道

    “知道啦,娘。”马祥麟替秦良玉牵着马,走在最前面,“吕姑娘,日后你是我娘的贴身侍女,住在我府上,咱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可要多多指教啊。”

    吕涣真微笑道:“小女身份微鄙,不敢言指教。初到府上不知礼节,还请小马将军多多包涵。

    马祥麟“嘿嘿”一声,没有答话,只牵着马在前头大步流星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