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一百七十四 宁前兵备道

    天启二年六月底,孙承宗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抵达了山海关。孙承宗抵达当日,辽东经略王在晋和蓟辽总督王象乾率领关上诸官吏将领离关十里相迎。

    孙承宗抵达山海关前,他帝师的名号便传得山海关众将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马祥麟原以为孙承宗会是个四体不勤、装腔作势的老学究模样,岂料这孙承宗却是胡须如虬,说话声浑厚苍劲。若是换上一身戎服,说他是个武夫也不会有人怀疑的。

    在孙承宗的身后,跟着的是他的一众护卫、幕僚以及新任命的官员。在这一批人的队列中,马祥麟看见了袁崇焕的身影,袁崇焕也一眼就认出了马祥麟,二人在各自的队列中不方便说话,于是便微笑点头,无声地打了个招呼。

    王在晋与王象乾二人见到孙承宗,深深地行了一礼。王在晋率先开口道:“孙阁老亲临边关,足可见圣上对边事之重视,山海关大小将士百姓无不与有荣焉。”

    “圣上留心边事,我孙承宗只恐托付不效,有负圣恩。”孙承宗回应道,“此次前来,乃是要亲临关上,为日后关外战守,议个法子出来。还要多辛苦二位以及众位将士了。”

    “做臣子的为圣上分忧,乃是本分而已。”已经年近八十、白发苍苍的蓟辽督师王象乾说道,“关外蒙古诸部已招抚完毕,孙阁老这几日便可在重兵护卫之下,亲自往关外土地巡视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蒙古喀喇沁部和喀尔喀部在辽西走廊抢掠一个多月后,关外土地上已经没有什么油水可榨了。再加上王象乾请朝廷花重金抚慰,喀喇沁部与喀尔喀部终于撤出了辽西走廊。如今的辽西走廊是真空地带。也是朝廷中各派势力争论的焦点。

    孙承宗巡行边关的目的,也正是为辽西走廊的战守争论画上句号。

    当天晚上,王在晋等官员为孙承宗一行人设下丰盛的酒宴接风洗尘。马祥麟这样的武将,自然是没有资格坐上文臣们的餐桌的。可是令马祥麟感到惊讶的是,袁崇焕却没有参加王在晋设下的酒宴,反而来到了石柱军大营来见马祥麟。

    “袁大人!”见袁崇焕来,马祥麟十分惊讶,“你去没出席王经略的酒宴吗?”

    “王在晋,王象乾,不过袖手空谈之辈!与他们同席无益!还不如到这军营里来,沾沾你们武人的直爽气!”

    马祥麟不禁感叹袁崇焕的胆量,在山海关的地界上,竟然敢公然说此地主官是个空谈之辈。不过

    马祥麟确实对王在晋的评价不高。他上任后,曾经扬言要偷袭广宁,可是却因为种种组织不善,最终计划破产,说是空谈之辈也不为过。

    再说这袁崇焕乃是孙承宗的学生,后台颇硬,就是当面骂了王在晋,恐怕后者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袁大人直爽豪迈,已经与普通文臣大有不同了!不知前些日子山海关一别,袁大人可还安泰?”

    “托马宣慰的福。”袁崇焕笑道,“在那山海关外救了我一命,这才得以将那关外地图带回京师,呈给孙阁老和圣上。如今,我已是朝廷任命的宁前兵备道了。”

    “哎呀!那可真是恭喜袁大人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宁前兵备道,全名是整饬宁前屯田马政兵备副使,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其职责囊括极广,几乎包括了宁远周边一切军事、政务职责。是典型的品级不高,权力不小的官职。石柱军在山海关属于客军身份,马祥麟与袁崇焕搞好关系有益无害。

    更重要的是,袁崇焕被任命为宁前兵备道,这就意味着朝廷还不打算放弃关外,至少宁远到山海关的土地是不打算放弃的。只要不是退守山海关,那么马祥麟杀回辽东的心愿就仍有可能实现。

    “既然袁大人已经被任命为宁前兵备道了,是不是朝廷已经决定要夺回广宁,固守辽西了?”马祥麟激动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