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十三章 艺高人胆大

    所以经常发生行业老大和老二大打出手,作壁上观的老三老四老五等等全被一锅烩了“惨剧”。

    心中浮想联翩的金尚,打开了门户网站主页,入目版面和刚改版的时候,稍微有点差异,部分区块做了微调。

    最显眼的新闻,基本被高考、吕辽和金尚、戴义琴新专辑发售以及《最初的梦想》这首歌的推介点评给排满了。

    实际和骆洋编曲的时候,金尚就发现了,戴义琴的唱腔和前世这首歌的女音版有很大的出入。不管是歌词还是谱曲,原本都是按照慷慨激昂,豪迈不羁的感情基调为根本的。

    可是,实际试唱的时候,和FanFan的版本有较大出入,可能因为有跌落悬崖,差点被现实的波涛漫卷的经历,戴义琴的感情抒发十分含蓄沉稳,也符合屡经打击,依然坚持初心的际遇。

    三十多的他,确实唱不出那种轰轰烈烈,直抒胸臆的热情。

    所以,金尚不得不临时做了点调整,让戴义琴试着往中岛美雪的原曲《骑在银龙背上》的风格上靠。

    梦想,如钻石璀璨,也可以平平淡淡地赐予每个平凡人无穷的力量。

    同样是关于成长、失败与梦想,前世FanFan的曲风以昂扬的信念与奋斗的热情为主;

    戴义琴的风格,则像是坚韧的小草,在经历无数的风吹雨打后,依然故我,坚强生长,最终掀翻了压在自己身上的磐石,坚持始终的顽强。

    实事求是地说,这与金尚设想中的“高考励志战歌”少有出入,但戴义琴的演唱确实很精彩,和中岛美雪原曲中那前期略显压抑,逐渐升华情感,意境渐趋大气,氛围越发庄重的递进感不同,这次专辑中发售的版本,有大好男儿特有的洒脱豪迈,对生命,梦想的热爱,以及无关输赢,不在意胜负,坦然接受一切,坚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坚毅与勇敢。

    做了如此之大的改变,金尚原本还担心戴义琴的唱功撑不撑得住,结果,这个经历了世事琢磨的原石,确实开始有点实力派明星的气质了。

    和以前那个唱口水歌,流行歌的唱跳小鲜肉相比,现在的戴义琴明显成熟多了,唱功比著名歌唱家还差了一线,感情的拿捏却相当到位,金尚提的一些非常抽象,暧昧不清的要求,都能领悟到位,并演绎得相当精彩。

    这,就很难得了。

    音乐素养和歌唱水平突出的不少,能够最大限度再现编曲和作词人设想思路的歌手,还真不好找。

    除了那张盛世美颜,戴义琴不管音乐还是演技,天赋都很一般,但他有一点很难得,那就是百折不挠,受了打击也不气馁,将精力花在了学习并提高自身水平上。

    『大概,这首《最初的梦想》,真的深得戴义琴的心吧。再高明的演唱,也难敌感同身受的情绪迸发。』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戴义琴这次发售复出首专的动静,比推广《男儿当自强》的时候还要大。

    如果说《男儿当自强》成就的是这首歌,《最初的梦想》成就的是戴义琴这个人。

    『难怪录音结束之后,老戴的情绪有点亢奋过头了,男儿情,不屈泪,这些年,着实受了不少委屈。』

    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为了养家糊口,再次出来抛头露面,真当三十多的中年男不要脸的么?

    被骂得那么惨,几乎退圈了,还死皮赖脸地凑进来混口饭吃,上有老,下有小,心理素质差一点,压根没法在娱乐圈混下去。

    正在忙碌的时候,金尚的电话响了,打来的正是挂在心上的戴义琴。

    “喂,戴大哥,电台访谈结束了?”

    “不用客气,我和大彪叔说好了,等下个月有空,一起找个地方去避暑,小彪的电影也拍得差不多了,正好一起聚一聚……”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戴大哥不用太谦虚,没有你,一般人也不一定拿捏得住。”

    “忙一点是好事,我现在也经常用这个借口安慰自己。总比无所事事,空余焦虑,不知所往要好。”

    闲聊了几分钟,挂断了电话的金尚,也不由得感慨,当年那个年少成名的偶像,已经是个成熟稳重的父亲和丈夫了,青春不再,帅气依旧,还多了几分沉稳与风度,待人接物和曾经的毛躁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人是会成长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改变,只有梦想如故,还在世界的尽头等着我们。』

    真要说起来,戴义琴的经历,也无愧于励志的典范,曾经成功过,体会过高处不胜寒的冰冷,从高峰跌落后,还能坚持着爬起来,东山再起的,实在是太少见了。

    捧高踩低的娱乐圈更是如此,落井下石的多了,一糊到底,一蹶不振才是常态。翻红?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不好使,太难了!

    一边感慨着,一边编辑了几条短评,发布在网站上,为《最初的梦想》造势后,休息了一会,让自己的精神更显得安宁一点,接着快马加鞭,将今天的工作提前做完。

    午休过后,按照约定来到电视台,和《东方夜话》的编导商量一点事。

    见到金尚孤身一人前来的时候,负责编导的朱主任还有一点意外。

    “一个人来的?”

    “呃?也没人通知我要带家长啊!”

    “还是个爱贫嘴的,很好!听说你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我还以为会是那种稍显木讷,在擅长的领域侃侃而谈,出了舒适区反应就很迟钝的学生……”

    “您看得真准。”

    “这么说,咱们这是撞枪口上了?”

    稍微放松了一点的朱主任忍不住笑了笑。

    负责编导的朱主任,乍一看,似乎是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女子,看过其履历的金尚却知道,这是个已经过了四十岁的资深节目编导,别看已经不年轻了,心态可是新潮得很,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很多创新节目,都是由她牵头制作的。

    “上午吕辽才来过,还带着一位律师和一位助理。大概是上次吃了大亏,这次怕了,谨慎得很。你胆子倒是不小……”

    “艺高人胆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