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51章 大安月报

    这是赵沉玉自鄂州赈灾后,第二次名扬天下。

    荒芜的凉州府,府城刺史听闻朝廷官员到了,喜上眉梢出门迎接。

    后边的长史摇头叹息,觉得这不过又是一场无谓的折腾。

    工部户部的官员一到,立刻使人在府城和各县中贴上公告,公开招募人员修建工厂。

    围着公告的百姓听得这陌生的词眼问衙役道:“大人,这工坊做的是什么?工人又是什么?”

    衙役一板一眼地将解释背了出来:“工坊做的是镜子,工人不是工匠,不要求会技术,哪怕身无长技,一窍不通,也可报名,会有人教授。”

    “镜子,这镜子有什么稀奇的?朝廷怎么要特意来这建个工坊生产。”

    说着,那粗衣高胖男子咕哝起来:“别又是瞎折腾我们老百姓。”

    这时另一矮瘦男子耳尖听到,忍不住开口驳道:“可我听说这是五殿下提议的,五殿下不是那般的人。”

    粗衣男子立刻瞪大眼睛小声气愤道:“这位的名声不是更臭?这上面人拍屁股做的决定,不是折腾人,难不成还造福我们吗?”

    矮瘦男子没有气愤,而是平缓静道:“我是鄂州的,我见过五殿下,殿下是世上最好的女君,她并不蠢笨也不丑陋。”

    “她研制出的水泥堵住了洪水,她发明的酒精和疫病册子挡住了瘟疫,她未卜先知算得决堤救了一座县城,她改进渡气法子博回了千千万万人的性命……”

    说着,矮瘦男子越说越感动,最后竟然哭了起来,抽抽嗒嗒道:“没有殿下,就没有今日的我,既然是五殿下说建的工坊,那我一定要报名,烦大人记上东雨巷刘三弟。”

    衙役犹疑地看了他一眼,提笔记下他的姓名。

    见到自己的姓名被记下,刘三弟脸上挂着泪哽咽地离开了这里。

    留下的百姓面面相觑,终于有人犹豫道:“那我也报名,大人记下,我是……”

    如此,工人招募得七七八八,他们第一天来到了这里,没曾想自己要干的第一个活,是盖自己以后要睡的地方。

    上边的大人管这叫宿舍,就给了灰乎乎的泥和红色砖头,还有一些细长的铁棍,就让他们盖上三层。

    三层啊!一根大梁都没有,就让人盖三层!还要在七日内盖好!

    在场的百姓看着这些平平无奇的小东西,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

    各地的工厂紧锣密鼓地捣鼓起来,而京城内的赵沉玉还在苦心钻研着如何提高农作物。

    赵沉玉下一步原是想搞出肥皂,改善百姓生活的同时,也给国库赚点钱,准备来年的堤坝重修计划。

    但上回出了御书房后,赵沉玉不得不放下肥皂,先着手于农作物的问题。

    江南洪涝,今年颗粒无收,好在西北战事已了,不然这样拖下去,怕是要复刻了汉朝穷兵黩武的局面。

    这个世界的农作物和上一个世界的无甚太大的差别,有木薯但无红薯和玉米。

    她准备找晏星奔,让他画一下此世界的世界地图,如果与原世界相差无几的话,赵沉玉使人找玉米红薯的事情只能先放一放了。

    赵沉玉思及自己前些日子让人快马加鞭送去的信函,估摸着时间。

    若是他收到信函便启程,那这两日应是能抵达京城了。

    赵沉玉没法折腾出玉米红薯,只能改而折腾水稻了。

    她寻了民间几名经验丰富的农妇,都是农活一把好手,又召集了农官,一边试验着一边讲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