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四十三章 饮食烹饪——汪东小厨

      祝顺关接到关清方的汇报后说:“清方,我记得当时黄视同多画了一张。你再去寻他,求他按照临摹的那幅再临摹一幅,然后装裱好做旧后送到赢家,如实说就是了,至少先让赢家先能有东西对付,这边我们倾力去找就是。”关清方点了点头便又一次踏上了前去敦煌的路。

  而赢三爷苦思冥想了多日也实在想不出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纰漏。毕竟没有人知道对方到底何时盗取的密码,毕竟这么多年了,自己就算再精细也没有办法记住多年前内发生的每一件事。不管怎么样《雪域图》的丢失跟自己有莫大的关系,自己要想法寻回。

  长沙城傍晚时分,酒楼茶坊的生意正是要好的时候,长沙是一个夜生活很重的城镇,除了吃喝,听戏听曲杂耍青楼也是随处可见。

  长沙是公认的火炉,如今天气已经开始炎热,长沙将它的火炉称号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白天的时候各处的生意都会少很多人。但是到了夜晚,生意各个都很好,那些越是知名的越好。比如说湘菜第一楼东玉楼吧,那更是好上加好。

  做生意的都讲究个眼力劲儿,什么意思呢,就是谁能买谁不能买,谁买得起谁买不起,伙计们得看得出来,否则,你在一个压根不会买的顾客身上下功夫,岂不是浪费时间么?

  但是要做大生意那眼力劲儿这几个字就不太够用了。根本核心就回到了一个人字上。那就只要上了自己的门,叫来得都是客,客就不分高低贵贱,更不说什么会不会买,买不买得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走顺字,谁有能说一个人一辈子都走背字呢。再说了皇帝宰相泥瓦匠脱下衣服一个样。有时你从一时的穿着扮相去判断一个人未必会准。所以做大生意长久生意的那就要会做仁,仁爱的人,一视同仁的仁。

  至少东玉楼从起家就秉承着这样一个理念。如果说一个酒楼从起家到如今几百年不倒这也是有的,但是几百年来,从一开始老板就是一个家族一直到现在,全天下就东玉楼这一家。建楼起名号时就是汪家,如今还是汪家。别说一般的酒楼了,就算国家也没有这么久不换换地统治者的。但是东玉楼却恰恰做到了,这也跟汪家为人处事的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说起东玉楼的起家史,就是像讲传说一样让人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就好像会算命一样,总是会在关键的时候帮助到关键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就会在东玉楼关键的时候出现帮助东玉楼渡过难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好人有好报吧。

  其实东玉楼一开始就是一家不大的湘菜馆子,也就是间夫妻店,一家老小都靠着这家小馆子生活。老板姓汪单名一个东字,他妻子名中有一个玉字,所以就自己的饭馆起名东玉小厨。

  这汪东其实也不是厨子,他本是湘西人,以砍柴为生。有一日在山中打柴看到一老者昏死在山中,于是他就将老者从山中背会了家救醒。

  那老者醒后看是汪东救了他,为了答谢他老者就传授给汪东一些厨艺,但是因为不可以长时间在此,老者便还给了汪东一本食谱。汪东此人竟然对烹饪有天分,即便是老人没有长时间指导,自己勤家练习水平也是长进飞速。

  后来就在镇子上盘了家店,开了家小饭馆,就取名东玉小厨。这汪东夫妇二人为人忠厚,再加上汪东的手艺真是不错,生意也算是风风火火。

  有一日有一个衣衫褴褛之人,路过此处,你要说乞丐吧,装束扮相又不像是,要说不是吧,这衣服早就破烂不堪,浑身也是肮脏至极。也许是他真的是饿极了,他就在这东玉小厨旁站着,眼睛盯着端上桌的一道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