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289.八重天,神庭!(二合一章节)

    雷俊同元墨白和许元贞、唐晓棠等人打过招呼,然后再请王归元和楚昆接下来一段时间代为教导徒弟卓抱节。

    将一切安排妥当后,他前往自己在山中的别府,开始新一次闭关。

    上清雷府洞天虽好,但雷俊这些年将自己的别府安置下来,尤其贴合他本人。

    别府内陈设简约,但阴阳二气交转,除了合乎天师府一脉阴阳交泰龙虎交汇的道理意境外,更有几分复归先天元初之妙谛蕴于其中。

    内有乾坤,道场已现,一座三层法坛立于中央,下方,中八角,上圆,初看平平无奇。

    不过,随着雷俊进入三层法坛后,便有光辉亮起。

    第一层青色。

    第二层金色。

    第三层紫色。

    雷俊三层法坛顶上,盘膝而坐,静心理气存神。

    法坛下,竖一面法旗,是为息壤旗。

    法坛上,悬一面宝镜,是为玄虚镜。

    三层法坛内部,第一层竖着一根七节青竹,闪动紫金光辉,与法坛第一层整体的青光交相辉映,乃是雷俊自己炼制的上清玉宸仙竹。

    法坛里第二层,悬着一排飞剑,呈北斗七星状排列,以它们为中心,朦胧星光闪耀,衍生出一片广阔曼妙的星图。

    法坛里第三层,则悬着一方白玉大印,赫然正是天师印,此刻分明也正闪动紫、金、青三色光辉,交织涌动。

    雷俊本人静坐不动,头顶上空再次凝聚只有他本人可见的虚幻光柱,直通寰宇,同天地交感。

    光柱仿佛光辉的道路,不断向上延伸,早已脱离云霄,深入宇宙虚空中。

    雷俊的心神行于这条道路上,不断接触和感悟这苍茫时间的诸般妙理,然后再化为自身法蕴的一部分。

    时光匆匆流逝。

    雷俊心神在这一刻仿佛陷入非想非非想的奇妙状态。

    到他如今的修为境界,对外界感知极其敏锐。

    即便与世隔绝,专心静修,日夜交替时光流逝在他心神中也都能全部把握清楚。

    而此刻,雷俊沉浸在道法中,竟有忘乎岁月几何之感。

    不知过了多久,雷俊忽有大梦方醒之感,自那玄妙的体悟心境中退出。

    那通向寰宇的道路,在这一刻亦消失。

    雷俊睁开眼来,自己仍位于洞府内。

    三层法坛静静闪动紫、金、青三色光辉。

    但雷俊此刻对外界的感应,比之先前,又已经截然不同。

    他只静静看着,天地自然多重奥妙,便入眼帘。

    不只是放诸于寰宇。

    眼前近处,俯仰皆得。

    天地万物间,仿佛都有丝丝道蕴,凝聚显化为不同符箓,呈现于雷俊面前,阐释各自道理。

    若是延伸向远方,则雷俊仿佛置身宇宙虚空中,置身于光热星辰旁直接观测期间变化。

    道家符箓派七重天境界,名之曰通天。

    通天者,洞察天地之机。

    雷俊修到当前地步,七重天境界,可称圆满。

    他面无得色,神情安然,并没有就此停下。

    而是继续端坐法坛之上,默默修行。

    诸般天地道理,雷俊陆续收于眼底的同时,更在不断同自身所学相互印证。

    渐渐地,三层法坛顶上,雷俊身体周围,开始有点点光尘浮现,并凝聚成一枚又一枚符箓。

    首先群星聚华,凝聚成命功人书法箓,显化高大如巨人般的斗姆星神法象。

    这尊巨大法象,犹如苏醒巨神般立于星河中央。

    而其周围星河,则扭曲转动起来。

    转动间,有两枚法箓一同出现。

    一紫一黑。

    紫色的是有年头不曾现世的龙虎山嫡传雷法天书法箓。

    黑色的则是雷俊自创,如今同样名扬天下的玄霄五雷法箓。

    两枚法箓一阴一阳,如同太极阴阳鱼相对的两点,对立同时,彼此呼应,引动星河分立阴阳而整体转动。

    接下来,从太极阴阳鱼两边,各自有一条雷龙腾身而起,探出巨大龙首。

    紫色的雷龙,龙吟震撼,雷霆咆哮,若非雷俊的洞府早做过布置,当声震四方。

    黑色的雷龙,悄无声息,静谧沉默,但自有骇人心神的法力在其中流转,令人不敢轻忽。

    于是,斗姆星神法象居中,九天雷祖法象和玄霄雷祖法象分左右而立,足足三大法象一字排开,七重天修士中难得一见的盛景,此刻出现在雷俊的洞府内。

    以三大法象为中心,周围再有四组法箓出现,分列四方。

    灵官箓。

    天行箓。

    两仪天元法箓。

    天通地彻法箓。

    再加上显化环星列斗之相分布周边者,皆雷俊的本命法箓。

    而他修成的其他符箓,则融入环星列斗,化作茫茫星海,环绕太极阴阳鱼周围。

    洞府内似有更多星辰被行动,化作点点光芒浮现,乃是洞府周转炼化龙虎山祖庭的浓郁天地灵气,源源不断供给雷俊修行。

    作为高功长老,这时基本待遇之一。

    雷俊默默存神观想,静心修行。

    他此次闭关修行,不作中断,而是一鼓作气,在七重天当前境界积累圆满后,调节自身精、气、神至巅峰状态后,便向八重天境界发起冲击。

    早先虽借升穹流华加速七重天境界的修行速度,但雷俊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急躁,一直稳扎稳打,顺应自然。

    于是至如今,已有水到渠成之相。

    既如此,他便无瞻前顾后之念。

    这一步我能迈出。

    那么,我今天便出发。

    某一刻,太极阴阳鱼的转动忽然停止。

    而雷俊识海意识中的景象,则随之发生变化。

    自己仿佛脱离别府,突然置身莫名虚空中。

    虚空扭曲错乱,层层叠叠,仿佛迷宫。

    七重天到八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来了。

    虚空之劫下,置身其中,如果不能通过,便就此迷失于纷乱错杂的虚空中。

    于是,修士便也将消亡于其中,再不得回,无声无息间身陨。

    古往今来,悠悠岁月,漫长时间积累下,大量七重天境界的高手,没有死于平日与敌斗法,却殒命于这天堑劫难下,尸骨无存。

    亦不知有多少曾经也惊艳一时,名动四方的七重天修士,在这天堑劫难面前望而却步,不敢再继续向前,于是终其一生,只能止步于七重天境界。

    要通过这虚空所化迷宫,身心状态必须皆调整至最佳,如有挂碍,形同送死。

    雷俊平静投身其中。

    他处于当前自身的最佳状态。

    如果给他再多些年积累,他整体状态将更加圆熟。

    届时不凭借任何灵物相助,亦有把握安然度过此劫。

    不过既然已有八景风在手,机缘到此,便无需再等。

    雷俊在错乱的虚空迷宫中漫步而行,能感觉到周围混乱又重叠的虚空,仿佛倒塌的迷宫围墙,还不断向他包围挤压过来,欲要将他活埋在当中。

    这时,玄妙而又古怪,凝练仿佛固体的八景风自动出现,然后张开。

    既像是八面屏风,又像是八座支架,助雷俊挡住四面八方坍塌过来的空间界域,同时还不影响雷俊继续前进。

    如此,虚空迷宫不仅不倒塌,当中路径甚至也因此得到分辨,显得顺畅起来。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罡风开始渐渐变色,泛出几分青暗。

    雷俊不为所动,只静心前行。

    诸般与外敌争斗的神通法术,在这一刻并不能派上用场。

    劫难起于自身。

    唯有降服内邪,方可通过。

    要想闯过这如同虚空迷宫一般的天堑劫难,根基在于雷俊过往修行,在于体悟洞察天地自然的通天灵光,在于根本法门《正法真一大道经》。

    雷俊心中默诵经文,自第一卷起始,至第六卷结尾。

    末了,他平静长吟:

    “正法不二,洞神上升。”

    雷俊如在空间的迷宫中穿行。

    但是,凡他走过之处,迷宫不再,虚空变得有序。

    围绕在他身旁的八景风渐渐减少,不过并未消失,而是同有序的虚空结合,仿佛化作有形的宫殿。

    然后,雷俊走着走着,眼前忽地豁然开朗。

    混乱扭曲,重重叠叠的虚空,终于消失。

    雷俊回首望去,身后则有一整片恢弘而又广阔的暗青虚空,包罗万象。

    他眼前景象变化,定了定神,人仿佛从虚空回归自己的洞府内。

    身体周围,暗青色的八景风继续环绕。

    其中仍灵性十足,但不再有帮助道家符箓派七重天修士渡劫的妙效。

    雷俊挥挥手,龙形蓑如腾龙一般飞舞,携那固体模样的青黑罡风重新重回。

    他平静端坐,这时再内视己身。

    自己的神魂与肉身,清楚分明,却又像是融汇为一体。

    融汇的焦点,便在于雷俊体内这时出现一处玄妙所在。

    早年间的道基、坛场、符印等等,早已不见。

    取而代之者,是雷俊体内仿佛多出一方宇宙。

    大到星宿流转,小到万物勃发,皆曼妙无妨。

    亦是他魂魄性命相合,一身法力神通凝聚之呈现。

    这方宇宙介于虚实之间,雷俊念头动处,宇宙收放变化下,隐约间铺展作成片恢弘殿宇。

    殿宇楼庭,则又仿佛是有无数符箓一同构建而成。

    此谓之曰,神庭。

    道家符箓派修行第八重天修为境界,便以此为名。

    到这一步,雷俊今日成功渡过七重天到八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

    八重天神庭境界,成了。

    神庭变化,在雷俊体内衍生宇宙,当前称之为神庭内景,是为八重天第一层境界。

    神庭衍变宇宙,虚空舒展,阴阳分离,外物肇始,同外间真实的人间宇宙一一对照和呈现。

    雷俊心念动处,一尊尊法象和一枚枚符箓,便齐齐呈现于神庭内景中。

    他在七重天境界时,就曾经同时修成三大法象。

    但彼时,即便雷俊身怀两仪仙体和清静层次的悟性,他同一时间能施展的法象,也只得一种。

    要施展第二法象,需要先散去之前的第一法象,相当于替换和改用。

    方才修炼时,三大法象虽可一起凝聚,但实战中与敌斗法时,则无法跨越这重藩篱。

    但现在,情况便完全不同。

    得神庭内景容纳与支撑,雷俊完全可以同时凝聚多个法象加以对敌。

    只要他法力能撑得住其中巨大消耗。

    天师府高手想要单人施展龙虎合击,至少也八重天修为,除了七重天时一般情况下只能修持一种法象外,这亦是原因之一。

    雷俊默默调息,一边温养自己的神庭内景,一边适应境界变化相应带来的体魄、神魂和神通法力的变化。

    他心念动处,自己神庭内景中,这一刻再生变化,隐约有一分为二之相。

    雷俊沉浸在其中体会。

    符箓派修士到八重天三层,成就神庭外景时,融汇个人修道体悟和见闻,故而可能每个人的神庭外景皆不同。

    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和总结的过程。

    雷俊当前神庭内景的相关变化,尚不分明,充其量仅是個雏形。

    但结合他自身情况与思悟的少许特征,已然开始呈现。

    雷俊静心温养片刻后,终于徐徐收功,在三层宝塔上站起身来。

    他呼出一口气,面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修道之路新上一个台阶。

    未来还有更多风光等他去领略。

    三层法坛无声消散,化作点点光尘,融入洞府。

    天师印、七星剑、上清玉宸仙竹,一起飞入雷俊袍袖内。

    “晚些时候,将上清玉宸仙竹再祭炼下。”

    雷俊微微颔首。

    然后他看着玄虚镜和息壤旗,微微沉吟片刻后,招招手,将这两件法宝也一并收起。

    闭关多日后,他今天第一次迈出洞府大门。

    外面的世界,已是新一年初春时节。

    雷俊呼吸山林间新鲜空气,微笑在山间漫步。

    “师父。”

    他先前往面见元墨白。

    元墨白上下打量雷俊之后,惯常微笑的面容上,笑容更浓郁许多,抚掌笑道:“好!”

    雷俊:“多有赖师父教导。”

    元墨白笑着摇头:“千里马始终是千里马,是否被人发现,都不影响它有日行千里之能。”

    师徒二人谈笑几句后,雷俊言道:“师父,方便的话,先传弟子第七卷正法吧。”

    元墨白:“此事看你自己意思。”

    修为臻至七重天以上境界的天师府修士,便可以开始修行《正法真一大道经》的最后一卷道法。

    天师袍当前不在山上的情况下,想要得传《正法真一大道经》第七卷,则需万法宗坛予以传承。

    那样一来,雷俊突破至八重天的消息,少不得广为人知。

    如果想针对自身修为增长加以保密,暂时秘而不宣,则雷俊可以暂时先不忙着承接道经。

    接下来的修行,固然需要道经第七卷作为根基,但雷俊可以先秘密处理其他事,如修炼神通,祭炼法宝等,同样可以增长自身实力。

    当然,这不是要他一直不做接下来的修行。

    所图者,无非再低调一段时间,且看外间世界时局变化,稍后再做决定不迟。

    不过,雷俊并不做如此选择。

    他平日里行事虽然也带几分慎重劲儿,但总体而言,修行之徒,应时而动,应机而动,追求水到渠成,较少有特意等一等,慢一慢。

    行走在外,他有时会给外人一个出其不意的“惊喜”。

    但自身修行,雷俊更崇尚以我为主,按自己的步调和节奏来。

    如今既然成功修成八重天境界,那么接下来,便正常进行自己接下来的修行便是。

    师徒二人一边闲聊,一边向正殿方向走去。

    “哦?小师姐出山去了么?”雷俊问道。

    元墨白:“嗯,今年一月新年大典结束后,掌门便出山远游去了,她有意继续暗中找找天师袍。”

    “呃……”雷俊觉得唐晓棠所言的“暗中”,同大家一般理解的暗中,可能不是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