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三十章 让人疯狂的利润

      回到了首都后,李元来安排人对接三井寿的稀土清单工作。

  经过三天的时间最终把出口的稀土明细和金额合同签订下来。

  总金额600亿美金的稀土出口合同,相当于4100亿的人民币,可以说华夏稀土出口的最大的一笔订单,虽然出口的数量有54万吨稀土。

  同时也为国家贡献了接近700亿的税收,这个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

  但是这个只是相当于三年的产量,如果按照以往没有整合稀土矿业的时候,最多不会超过80亿美金。

  而且环境污染和开发都由华夏的企业来承受的,现在则是开矿挖掘的数量少了,但是矿物的精炼程度提高了,环境也经过的保护。

  华夏的稀土企业能够得到稳定的订单来养活工人,而且有了香巴拉矿业的帮助,整个开矿和精炼成本都降低,相当于企业的利润就增多了。

  通过这样整合华夏稀土的上下游供应链,使得整条产业链都收益。

  这时候李元来敲定了合同后,不单把之前捐出去的500亿赚了回来,还多赚了几倍的价格。

  可见当时外国对于华夏的稀土的压制是多么严重的。

  稀土这个行业在国内没有统一性的时候,大家都要先为了生存而抢订单,导致每家稀土企业各自为战,同时也被国外的巨头进口稀土可以有效的压价。

  你说你有骨气不卖?

  可以啊~!那些巨头就选其他家的稀土,只要为了订单为了企业的生存他们必须要卖出去,不然工人发不出工资,库存挤压导致企业破产。

  那时候的企业就更加难以生存。

  而当你大力生产的时候,国外巨头就阴险的说要启动封存的稀土矿然后来打压稀土的价格。

  所以到现在稀土虽然产量提升了,但是价格还是上不去,这就是国外巨头的阴谋,迫使华夏一直廉价的供应稀土。

  以后如果华夏的稀土开采完了,需要大量进口的时候,那些外国巨头就会撕破脸的像怎么提价就怎么提价的。

  这些都是外国的巨头的丑恶嘴脸。

  现在有了李元来的整合上下游的产业链后,实现了三方的共赢,同时也不怕国外的巨头压价,因为现在没有生存压力,李元来还不想把稀土卖出去呢。

  稀土的价格香巴拉现在有定价权,国外的公司再想要廉价的稀土供应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卖方市场的好处。

  香巴拉矿业会全力进入稀土的储备工作,还有国内稀土的探测工作的。

  而随着香巴拉矿业爆出了与东瀛人超过600亿美金的稀土合同时候,国际上都是一片哇然。

  想不到东瀛人这么就下手了,还是一出手的就600亿美金。

  棒子国和美坚利等发达国家都派了代表过来想与香巴拉矿业洽谈的。

  但是全部都吃了闭门羹,香巴拉不与这些国家谈判。

  那些国家纷纷在媒体上开骂,说香巴拉歧视那些国家,为什么卖给东瀛人不卖给他们?

  同时也告到高层那边,但是都是一阵沉默的。

  香巴拉矿业根本不鸟他们,并且给了一个鄙视的眼神,同时在媒体上发表声明三年内不会出售任何稀土的。

  结果这个消息一出来后,国际稀土的价格纷纷再往上涨了百分之100.

  全球的很多的高精尖企业顿时哀嚎满地,这样的涨价法他们的成本根本没有办法控制的。

  稀土的元素价格是一天一个价格,好像过山车一样,可能明天睡醒了就是另外一个价格,甚至国际市场上出现一批炒卖稀土的团伙的以此来牟利的。

  而作为消费稀土的企业只能默默的承受这些涨价的成本。

  你说生产的成品涨价?

  当你涨价到一定的幅度时候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产品的价值不可能一直涨价下去的。

  所以他们只能祈祷国际市场的稀土能够稳定下来。

  那些发达国家看到无法再得到廉价稀土的时候,一些稀土储量发达的国家纷纷开始启封本国的稀土开采以缓解稀土价格暴涨带来的影响。

  而那些没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只能全球开始寻找稀土和购买稀土矿的旅程。

  然而他们发现一件悲剧的事情,就是他们去到哪里十有八九都看到了东瀛人的身影,比如刚找到一个稀土矿想要买下来,但是矿主告知已经被东瀛人买了。

  在稀土矿产资源的拍卖会上也出现了东瀛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