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七章、情义抉择

    话说曹操心里的怒气,被陈恒一句话就打消了。

    并不是因为陈恒有多好的辩才,而是扔出了让曹老大感动不已的理由。

    他原话是这样的...

    “先考与世叔有旧,恒为人子者,自当效父辈之事。陈家存粮共有三千石,先前已给世叔一千五百,再除去今岁家人的日常吃食,可再拿出一千石。世叔若募兵归来,直接来陈家领取就是!”

    末了,还加一句,“愿世叔此去募兵,马到功成!”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陈恒这一招玩得太漂亮了。

    曹操与陈家非亲非故的,无数钱粮都打水漂一次了,又扔下了一大把,算得上是举家倾囊相助了。

    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而陈家还连续送了两次。

    曹操自然是感动莫名。

    起兵反董到现在,除了夏侯氏、曹氏两个本家之外,也就是卫兹倾家荡产跟着他了。但陈家和卫家不同,卫兹可是进入军队掌权带兵的,而陈家丝毫没有分他权的意思。

    嗯,至少现在还不分。

    “子初,操若他日有所成就,定然不忘陈家今日之恩!”

    曹操闻言立刻起身拱手,连称呼都变成了自己的名,把陈恒放在与自己同辈来看待。

    “世叔言重了,恒不过承先考之愿而已...”

    陈恒一脸肃然,一脸谦让,心里却笑开了花。

    古人重诺,有了曹操这句话,以后陈家抱大腿的请求还算个事吗!阿父,您看到了吗?我们陈家一定会传承去下的!

    不提陈恒心里的龌蹉,但看曹操告别陈家后南下。

    一路上,他还在感慨陈恒的仗义。随行的夏侯,也在叹息,他本来想让从弟夏侯渊的女儿嫁给陈家的。

    罢了,不想了。

    平复了下心情,夏侯便对曹操说:“主公,不知刚你注意到没有,陈家的私兵大为不同。”自从起兵后,他就不再称呼曹操的表字了。

    “嗯?”

    “我等在陈家逗留了约摸一个时辰,发现陈家的私兵,竟然没有一个人移动过脚步!”

    “哦,当真?”

    得到肯定答复的曹操,陷入了沉思。他本来就是知兵之人,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陈家私兵竟然能做到令行禁止,在纪律上已经和正规军队没什么两样了。

    难道子初不仅有才学,还是个知兵之人?

    陈恒并不知道他让私兵站军姿严厉纪律,已经在曹操心中种下了一颗知兵的种子。当然,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变本加厉让陈到把什么铁人三项都练上的。

    他现在很伤感,看着跪在陈太公坟茔前痛哭流涕的大汉,大汉的旁边同样跪着一个八岁小孩子,他们都姓典。

    是的,典韦回来吊丧陈太公了。

    自从为友报仇闹市杀人后,典韦便流落江湖。后来陈留太守张邈赏识他的名声,在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征他为士,隶属司马赵宠,驻扎在酸枣。

    典韦在赵宠的手下很吃得开。因为军队里的牙门旗没人能举得动,典韦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

    陈太公故去的消息传到了酸枣,典韦当场就哭了,辞别了赵宠奔丧回到了己吾。还从陈家乌堡里将小典满拉了出来,两父子腰上都系着麻布,一起来到半山腰上。

    家里穷的时候,是陈太公让他一家过上好日子的;老父老母死的时候,是陈太公出钱厚葬的;孩子长大了,是陈太公请人教书识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