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七九章、两小儿始彼此伴

    第三天的夜里,狡狐来到庭院堂前时,陈修早就已经恭候着。

    所以呢,狡狐的眼神也有些柔和。

    不光是因为儿子的知礼,而是他昨日为了回答神童夏侯荣的各种问题,口干舌燥了好久。

    是的,当看到夏侯荣的那一刻,狡狐就能猜到,他的儿子是什么办法,知道崔琰被下牢狱的缘由。

    这也是他教导的一部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导孩子也一样。解释再多书籍上的学识,都不如让孩子亲自去摸索,通过实践得出答案,更能得融会贯通。

    “修儿,可思有所得乎?”

    施施然的坐下,狡狐侧头,看着这个心里越来越满意的儿子。

    “回阿父,孩儿有。”

    陈修点了点头,应声。迟疑了下,然后又压低了声音,用两个人才能听得到的声音,说道:“阿父,孩儿以为,崔先生恐怕难有善终也。”

    嗯....

    一个很长的鼻音,狡狐捏着胡须,扬了下下巴,示意陈修继续将此推断的理由说出来。

    “孩儿的依据,有二。”

    得到鼓励的陈修,也不再迟疑,直接将心中所想滔滔不绝,“其一,孩儿曾经受学于崔先生。是故,得知崔先生性情刚正不阿,绝不会为无谓之罪,辩解或曲意奉承。”

    “善。”

    狡狐点下了脑袋,嘴角微翘。

    虽然这个其一,整个邺城的官僚佐吏,都能推断出来。但是也能证明了陈修的观察办法是对的:从一个人的品行中,推断出一个人的行举。

    是的,崔琰的性格,决定了他无法得到善终了。

    因为他被罚为徒隶,真的很冤。

    初,崔琰尝举荐钜鹿人杨训入仕,曹老大以礼征召了杨训。等曹老大变成魏王的时候,杨训上书称赞曹操的功绩和盛德。

    因此有人讥笑杨训虚伪地迎合权势,认为崔琰荐人不当。崔琰看了杨训的上书后,便写信给杨训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呵斥,而不寻求合于情理。

    但是呢,却有人却说崔琰这是在诽谤曹老大。是故魏王曹操的暴虐,又一次出现了。直接将官职是中尉的崔琰,罚为徒隶。

    崔琰是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乃当世不可多得的大丈夫也!

    怎么可能屈服于欲加之罪!

    在受罚的时候,言行自若,半点屈服之意没有。

    这也就让人预见了他的结局。

    魏王曹孟德,如今的权威,是无人能挑战的。陈恒今日还知道了,曹操已经让人去给崔琰说:三日期消息。

    也就是,三日之内,不屈服,就杀之!

    “其二呢?”

    狡狐心中为崔琰叹息了声,又将心思转到了教导儿子上。

    “其二,孩儿听闻过,南阳娄子伯为何亡故。”

    陈修的声音更小了,几乎细不可闻。

    这次,狡狐听完,却没有点下了脑袋。因为陈修这个理由,和其一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不外乎,一个是根据崔琰的性格;另一个是关于曹操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