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七章 招贤令

    曹彰看到曹操发怒,却一点没有慌张,镇定地回答道:“是父亲您给我的勇气和胆量!”

    “胡说,我几时让你去对自己的叔叔不敬,又几时让你去得罪汉室的朝臣了?!”曹操越发的气愤。

    “父亲是没有直接给我下令,但父亲颁发的法令,以及现在采取的策略,让我知道我必须这样做!”曹彰态度坚决地回应。

    “我的法令?我的策略?”曹操发出了一声冷笑,“那你说说看,你为什么必须这样做?!”

    “自桓灵二帝开始,朝政腐败,天灾人祸不断。黄巾叛乱之后,又有董卓乱政,各路诸侯割据,连年混战,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战乱所到之处,军队都会劫掠百姓,更加重了百姓的苦难。”

    “父亲为了激励战士征战,也曾允许兵士劫掠。但现在情况不同,我们不可以再做劫掠百姓的事情。”

    “尽管汉室已经衰微,但在天下民众眼中,四百年的大汉王室依然是正统。父亲奉天子以令不臣,我们代表的就是汉室。”

    “这天下,哪有自家君主劫掠自家黎民百姓的道理?”

    “徐晃严肃军纪,禁止部下劫掠百姓,正是维护了父亲的声望。”

    “子廉叔叔借题发挥,克扣军粮。我若不及时制止,任由发展,会让宗族将领产生骄傲情绪,更加肆意妄为。”

    “长久以往,会不断扩大宗族和外来将领的矛盾,造成军心涣散。临敌之时,不能团结一心,如何能克敌制胜?!”曹彰一番慷慨陈词,讲述着自己的道理。

    “那你惩治董承的外甥又是为何?”曹操的脸色稍有缓和,继续追问道。

    “董承身为国丈,是朝廷重臣。却纵容外甥欺压百姓,强抢豪夺。”

    “父亲当年担任洛阳北都尉时,将违禁夜行的宦官蹇硕叔父蹇图,用五色棒处死,赢得了不畏强权的美名!”

    “我今日惩治恶徒,不过是效仿父亲当年的义举。更是树立父亲声威,让百姓知道,父亲是为民谋福的明主!”

    曹彰的一番话,既解释了自己的行为,又变相恭维了曹操。

    “哈哈哈……”曹操仰天大笑,随手拿起面前的竹简,“那你告诉为父,你这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啊?”

    曹彰低头看去,注意到曹操手中拿的正是他送给郭嘉的三十六计。

    “子文,奉孝把你写的三十六计拿给我看了,甚是精妙,很多见解,为父也是叹为观止,看来你背后定是下了许多苦功。”

    “至于你今日的所作所为,加上你刚才的这番见解,也是深得我心,让为父非常欣慰。”曹操毫不掩饰地对曹彰进行了一番夸奖。

    曹彰听了这番话,心里踏实下来,明白刚才曹操是假意发怒,其实是考验自己。

    他赶忙恭敬地向曹操施礼:“谢父亲夸奖。”

    “今天你立了大功,说吧,想要什么赏赐?”曹操的心情极好,直接向曹彰询问道。

    “儿子所做,不过是遵循父亲教诲,替父亲分忧,不敢居功,更不敢奢求赏赐。”曹彰谦虚地推辞着。

    曹操走到曹彰的身边,伸手轻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道:“过度的谦虚,那可就是虚伪了。再给你一次机会,要什么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