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发个单章,本书的写作宗旨。


    大背景:永嘉之乱尚未爆发,西晋官方仍有镇压力量。

    第一条路:辞官回家,经营自家地盘。

    结果:没有官面上的身份,无法荫庇田地、部曲,别人找过来问你收税。

    你对司马越没价值了,他手下人会过来试图侵吞伱的财产。

    到最后,两败俱伤是最好的结果,更大可能只能跑路,一切积累归零。

    第二条路:拉部队造反。

    私兵倒是有一千人,再裹挟一些部曲,拉拢部分禁军士卒,往最好的情况估计,大概能拉出六七千部队。

    最后结局是什么?

    司马越摇个五千鲜卑骑兵过来,你就要完蛋,全军覆没。

    第三条路:不造反,只四处流浪。

    那么,这么多部队,怕是一出京就断粮了。

    攻坞堡取粮,就这几千人,能打下几个?稍微大一点的都拿不下来,更不值得用精兵的性命,去换城头上的部曲、庄客甚至老农、健妇、小儿的命。

    几个少年,一桶金汁下来,就能让你死十几二十个银枪军士卒,心疼不心疼?亏不亏?他们擅长野战,拿来攻城是最大的浪费。

    而且,这样依然会被镇压。

    现在西晋官方还是有足够的力量的,石勒第一次创业,被打得只剩18骑,投靠匈奴去了。

    本书主角也要投靠匈奴吗?

    所以,他现在哪也去不了。

    这就是他一个军户出身的人,爬到现在的位置,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

    得到什么,就必然要失去什么。

    一本书的主角,他是有自己的性格、价值观、知识积累、行事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模式。

    有些人会说,怎么写还不是作者一支笔。

    这话也对也不对。

    作者确实有相当的权限,但也不是自由写的。

    作者写的东西,归根结底是主角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的浮沉,要考虑很多东西,不是主角想怎样就怎样。

    主角的一些想法,是他人生中某个过程、某个阶段的想法,我写出来了,但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会实现。

    主角也在学习这个时代,不同的年龄段,积累不一样,想法也会变化。

    上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成长性主角。

    一开始掌握的军事知识并不多,但一生中都在反复学习、实践,慢慢提高。

    一开始三观很正,但慢慢地被时代浸染,从一个面对罪将家眷都不太好意思下手的人,变成打了胜仗俘虏敌人妻女。

    事实上我很奇怪“人设”这个词。

    人的一生中,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多个阶段,性格、三观等等会出现巨大的变化,一个人设从头到尾都不带变的吗?

    从一开始就是“严谨”、“冷酷”、“无情”,然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经历了无数事,阅历不一样了,地位不一样了,知识储备不一样了,居然还维持着之前的人设。

    再说回本书主角,他有一身武艺军略(可以理解为天授),但其他的都没有,和上本书没关系,性格、家庭、阅历都不一样了。

    他就是个有现代记忆+武艺军略的少年,全新的人物,不同的性格——比起上本书,这本主角性格明显有不稳定因素,这从杀人时就看得出来,更冲动一些,有时候胆子奇大无比,毕竟他连空虚寂寞的大嫂都敢勾引。

    最后简单总结下吧,作者的一支笔,确实可以写很多东西,但也有些极大的限制。

    在作者赋予了初始设定(主角的出身、能力、性格等等)之后,就要模拟推演了。

    书中的人物,在自身性格、能力和时代背景、风气的交织作用下,会有自己的行事轨迹。

    本书没有大纲,我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全靠现时推演。

    这就像玩游戏,作者在前面出现岔路的时候,偷看秘籍,给角色选择一条路,增加他的成功率,但不可能凭空生造出一条捷径来。

    或者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事,而且还是同时代的,但这种好事未必能轮到主角,我作为作者,动用权限,给他了。

    其他的全靠推演。

    邵勋是角色,我是玩家兼管理员,可以给他开后门,但不能无视游戏的运行程序。

    本书发展到现在,主角所做的一切,已经是当前情况下所能做到的极致。

    他开分基地,都是无奈之下的最优解。

    这些都会慢慢成为他的积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仙侠文里主角炼法宝看过没?这就是成长性法宝。

    看到这里的读者,大概都清楚我的写作方式了吧?

    起点来了一大群某卢作者,有明确的拉情绪节奏大纲,流水线作业,爽点一个接一下,几乎要飞起。

    我这本和他们不太一样,就写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