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本来不想发单章,有些事没法忍

    草原环境是艰苦,是穷,但有些人把他们想象得太穷了。

    这是二极管思维。

    早年有人狂吹草原,不跟着吹的人被嘲笑,说中原那么多王朝被草原骑兵跑马,你有什么资格贬低人家?

    现在有人狂贬草原,不跟着贬低的人就是草原吹,认为草原穷得掉渣,牧民战斗力低于5。

    有没有一种可能,草原没你想象得那么富,但也没你想象得那么穷?

    最近几年,我有一种无奈,能秉持中间态思维的人越来越少了。

    很多人眼里非黑即白,不能理解灰色的存在,也不能理解60%黑、40%白以及40黑、60%白这两者是有差别的。

    是不是这样思考太费脑子了?

    三、有人说草原上人像刷新一样。

    我来给你举几个刷新的例子。

    三十姓鞑靼西迁知道吗?绵延上百年,从东北大兴安岭一路西迁到中亚。

    大同以北在唐朝初年是突厥,即便突厥被灭了,那只是国家没了,人还在,他们还在那里放牧。

    然后过了些年,变成了回鹘。

    再过了些年,变成了阴山鞑靼。

    注意,最开始是阴山白鞑靼,就是从中亚东迁过来的白人游牧部落,后来与西迁鞑靼融合。

    阴山鞑靼之后,又变成沙陀、黑车子室韦、鞑靼、契丹、奚人等等。

    草原迁徙,本来就是常态,可不就是刷新?

    就说本书所处这个时代,迁徙依然是不断发生的,而且总体是自西向东。

    石虎时期,接纳了不知道多少东迁的部落,这都是史书明文记载。

    石虎之前,魏晋时期,更是不断有人自草原南下内附,而他们留下的草场,必然会被新迁来的人占据,因为靠近中原的后世所谓的“漠南蒙古草原”,条件其实是不错的,非常吸引更远处的苦逼牧人。

    四、居然有人说我是少民?还说我是回?

    我说,都没看过我第一本书啊。

    第一本书我可是被回举报了啊,原因就是我提到蒙兀儿人信了那啥后,与卫拉特蒙古61战,1胜60负。

    第二本打造物主信徒没看过?

    我姓邵,江苏人,汉族,不知道有些人想象力怎么那么丰富的。

    五、还有人说我是海外华人,恨国党。

    哈哈。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我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

    恨国……唔,我天天建正中国工业发展,说我恨国。

    再者,群里老人都知道,我从十几年前就在春苗助学网捐助失学儿童,每年少则几千,多则一两万,从没断过。我在群里亮过学生写来的感谢信。

    我为这个国家做的事,比那些指责我恨国的人多多了。

    真是扯几把蛋!想象力也太丰富。

    不写极端民族主义的东西,客观看待双方优劣,承认自古以来,东西方都有各自的优点,那就是少民、回、恨国、西方吹,你们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