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9章 大明龙旗

    吃过热乎的饭。

    众人继续赶路。

    在距离淮阳城二十里处。

    前方忽然传出一阵嘈杂。

    禁军百户上前一步,拦下众人。

    “来者何人!”

    “臣,淮阳知县李旺虎。”

    “臣,淮阳县丞王达。”

    “参见太子殿下。”

    经过禁军通报后,方知是淮阳官场的人来了。

    太子朱文奎转头对说道:“侯毅,把钦差旗和大明龙旗立起来!”

    “是!”侯毅应了一声,随后将御赐的旗,组装好。

    两队人举着大明龙旗和钦差旗。

    太子落后五步,跟在身后。

    雨中,数十位淮阳官员,在知县带领下,直接跪在泥水里。

    看着,代表天子的钦差旗,代表大明的龙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又看到了落后五步的太子朱文奎。

    “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映入朱文宝和太子朱文奎眼帘的是。

    匆忙打理的发丝,干红的眼睛怕是连日来一直熬夜,满是污垢的指甲泡的发白的手掌。

    官靴换成了草鞋,官袍被划破了一道又一道。

    怎么一个惨字写得。

    太子朱文奎,眉眼挑了挑。

    这是在做样子?还是真是如此?不得而知。

    太子朱文奎,语气平淡。

    “都起来了吧。”

    “谢,太子!”

    淮阳的官员在知县的带领下,退到一旁,静候。

    太子朱文奎,楚王朱文宝并未与之过多交流。

    淮阳可以说是古色古香的老城。

    较为有名的是淮阳太昊陵,占地八百余亩,坐落在龙湖岸边,红墙碧瓦,庄严肃穆。

    可以说是历史文化悠久了。

    可就是这么一座古城。

    因为一场水患,失去了色彩。

    淮阳城外。

    全是密密麻麻排队,站在雨中等待粥棚放粥的百姓。

    他们衣着破烂,眼神无光。

    不久前,他们还是这片土地最勤劳的人儿,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精心打理自己的田地。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水患,打破了他们的安宁。

    屋没了,牲畜没了,田也没了。

    除了家人,在这一刻他们失去了所有。

    队伍继续前进。

    禁军和淮阳的当地官兵,生怕灾民冲撞了太子。

    紧握刀枪,怒目而视。

    而等待放粥的灾民,也看到了衣着华丽的队伍。

    他们瞄了一眼,又重新盯向了粥棚。

    百姓或者说是灾民之中能识字的有几个。

    就在这时。

    一位八九岁的孩童,脱离排队的人群。

    周围禁军握在刀柄上手,差点拔出利器。

    只见孩童“扑通”跪在雨中。

    “各位大老爷,行行好,行行好。”孩童边磕头边说。“我爹在堤坝劳作上还没下来,我娘发了高烧,又要照顾弟弟,无暇分身。能不能多给我一口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