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8章 大基建开始

    范帅带回来了几百俘虏的事,第二天杜康就知道了,自己治下发生这样的大事,他自然高兴。不过很快就感觉有些头疼了,六百人的犯人,一下子都砍了恐怕不可能,但放跑那他有十条命都不敢。还没高兴几分钟,他就为粮食发愁了,这么多人他可没粮食养活。

    “来人,去找玉介兄来议……”杜康揉着脑袋,习惯性的抬手唤人去喊县丞商议,但话到半口,自己却愣住了,慢慢的把抬起的手放下,眼中尽是落寞。

    前来找县令的袁捕头看到这,沉默了,心里像压着铅,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明府,要不……某先去请少府过来商议一二?”半晌,袁捕头打破了沉默,最终他还是未能说出什么安慰的话,可能牛高马大的汉子大多都嘴笨罢。他也一样,说不出什么慰籍之词,但俘虏的事迫在眉睫,必须要解决的,放眼整个汤城,现在还能和县令商量一二的,只有县尉了。

    “王修么……算了,我亲自去一趟罢。”杜康回过神,强压下涌上心头的悲痛,带着压抑的心情,出府去了。

    王修受了伤,差点断送一臂,已经呆在家中有一段时间了。军营的事都无人问津,好在他们自己还在每日坚持巡城,生怕再来一波土匪。若非如此,恐怕他们都放下刀兵,去田地里寻些活计去做了,或者跑到刘村去做个短工。

    宋州丢了以后,虽无大碍,但流寇还是有那么几百人的。他们要么是打了败仗后的失踪人口,要么便是反贼祸害下出逃的百姓。无一例外,这几百人四散而去,但奇迹般的在汤城汇聚了一半,目标就是刘村。并不是刘村有多好的风水,相反,刘村的土地可以说是整个汤县最差的,而造成极度贫穷,地主都不愿伸手的地方。但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有供人免费念书的学堂,有能养活一家人的作坊,那么,希望就有了,人,自然就会来寻个活路。

    前前后后,路过汤城的流民,都有三四百,这让汤城经历过一次匪事的辅兵只能绷紧了神经日日巡城。连以往出城打猎维持生计的活也都丢下有一段时间了。

    王修虽然躺在家里,但心思还是在军饷这方面,汤城年年欠税的情况下,收上来的粮食根本不够一百多号人吃。更别说穷地方匪患猖獗,剿匪也难以实现,队伍拉出去只能是去找吃的。现在这百多号人跟匪徒打了一仗,折了二三十,加上宋州丢了,汤城草木皆兵,连出城找吃食的事都放下了。他从何处才能筹集军饷?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杜康还找上门来了,张口就是粮食。

    “杜康!没粮你去找上边,我能给你拿出粮食来吗?怎么,就你个穷的叮当响的汤城县令,还想吞了这泼天大功不成?你连我的那百十号人的粮饷都发不起,你哪来的勇气想要这功劳?”王修胳膊到现在还疼,也亏了匪徒的箭没沾染金汤,伤口这才侥幸没发炎,否则轻则手臂不保,重则性命难全。也不知为何,这会说话难免大声了些,这下多少扯了伤口,痛的直咬牙。平日里牵动了伤口,总归要倒吸几口气的,但在杜康面前总是倔脾气,脸色已然通红,就是不作声。

    这也许就是男人最后的倔强了吧。

    “说的是极,县里无粮,可上头有,我怎会如此糊涂,险些坏事,险些坏事呀!”杜康瞬间感觉前路豁然开朗,天上的阳光明媚无比,山川之俊秀,河水之柔美,看一切都无比顺眼了。

    “真是,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多谢王兄解惑,哈哈……”杜康激动的用右手去捶左手,然后小跑着出了王修门,临终又折返回来,对着王修抱拳行礼,这才小跑着离开。

    “嘶……呸!沽名钓誉之辈,还妄图贪图泼天大功,哼!”王修等杜康出门走远了,才咬牙猛吸两口凉气,捂着伤口啐了一口。

    出了王修家的杜康,立马去牵了匹马,直奔刘村而去,一路上来往的商客少了很多,南下逃难的反倒多了起来。秦王大军出动,刘黑闼也开始强征备战,不想卷入战争的人,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拖家带口四散而去,却又大多数选择了南下。

    原因当然是中原人都知道,江淮熟天下足,去北方不太平,大唐实际还未控制,还有游牧民族扰边。被抓去当奴隶当发泄工具是常事,而去南方虽然也有当奴隶的风险,不过,起码饿不死。地主们也乐得白捡劳动力,人多了,地还能买更多,相对应的粮食生意也会做的更大。

    “哈哈,明府多虑了,几百人的粮食我等还是出的起的,不过我这粮也不白出。这些人正好可以修路造桥,也可以进作坊当做免费劳力,甚至下地帮百姓开荒兄弟,提升收成,哪里需要他们就可以填但哪里。用劳动来偿还他们犯下的罪孽,发展了农商,修了康庄大道,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说到底都是造反的人,还是得刺史大人批准才行,我想虽然只有几百人,可明府恐怕不好做主吧,这可是叛军俘虏。”对于杜康的到来,叶枫一点也不意外,要知道现在发生的事可不是小事,虽然杜康没有参战,也没有什么动员,更不曾有什么后勤粮草之类的。不过俘获造反的人,这种事哪怕只有一两个,他杜康都得管一管,更别说现在近六百号人,他不闻不问脑袋都不够砍。

    “这……从古至今,或是杀头,或是发配,从未有过如此先例,恐有不妥,刺史责备。再则造反乃大忌,天子不喜则大祸临头,到时候恐怕血流成河。二位先生,不若还是交于我押送汴州,由上头处理,置身事外却强于此呀。”别墅的客厅,杜康喝着煮茶,沉思着叶枫的话,带着很多忧虑。虽然修路造桥造福万民,福泽后代,但说到底造反是古代大忌,可是动不动就要诛九族,最轻也是夷三族。这叛军的俘虏,他还真不敢用,上边随便找个借口都能把他三族砍了。

    “明府放心,我有一宝,刺史看后会同意的。不但这批俘虏会交给在下,后面还会有更多俘虏送过来。”叶枫神秘兮兮的笑着,信誓旦旦的样子,不过这在杜康看来,多少有些扯淡。皇家威严不容挑衅,你就算拿出天下最好的宝物,恐怕也不会同意的吧。

    “既如此,那本官就陪二位去一趟汴州,倘若这宝物打动不了刺史,还请两位先生莫要动怨,毕竟此事涉及皇家威严,不可挑衅。”杜康苦口婆心的,生怕叶枫和范帅到时候惹出事来,毕竟年纪尚小,就怕失言闹个脾气。那小小年纪就可惜了,一身才华,比天还冤呢。

    “好,就依明府,待我等收拾妥当,明日便出发。”范帅也神秘兮兮的,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杜康,他还想早些将路修到南边,去搞橡胶呢。这自行车他念叨好久了,虽然弹簧现在生产不了,没有适合的材料和技术,没法减震。但,二八大杠那玩意好像不需要减震,至于滚珠,轴承,用水滴法应该也能用,机油就用菜籽油先代替。

    有了自行车,人力三轮,水泥路,那这个时候李唐估计也真正统一中原了,甚至路修好的时候恐怕玄武门事变也发生了。那接下来,就是大力开发山西,挖煤练钢,寻矿造车床,全力进入大基建,只要水力车床出来,那蒸汽机就可以出来,世界格局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