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4章 定策

    “先生今日前来,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李世民身着铠甲,显然才从军营回来,也未换洗,倒是第一时间就来见叶枫了。

    “殿下,眼下正值秋收,是时候赶在秋种之前,将封地的新政方略定下了。某用半年时间,收集了诸家情报,今日也一并呈于殿下,土地兼并已然是根深蒂固之常态。以此发展,大唐至多也就三五百年之国祚,还请殿早下决断才是。”叶枫呈上一本账本,全是纸质的,这让李世民眉头稍微皱了一下,用纸质的东西来办公,算是奢侈的行为了。

    不过李世民暂时没有计较,眼下确实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决断。秦地是老李家的根本,也有不少世家支持李家,而五姓七望也同气连枝,这个口子开了,未来就是一个政治风暴,李家必定要压住五姓七望才行,这里风险很大,天下士子出世家,不是后代就是学生,总归来说国家需要他们。但李家国祚延续的利益也是不可小视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利益是巨大的。这样一来,决断或者方式方法就很重要了。

    “以先生才智,应当知晓,最大的地主,便是五姓七望与皇亲国戚。而朝廷处处都需世家培养士子,先生可有良策?”李世民看了几个他比较熟悉的世家,赫然发现几家至少有一成土地被瞒报了,有些甚至在大唐立国但现在已经吞并了不少土地了,而报上来的也只有隋朝以前的账目而已。以小窥大,李世民仿佛也看到了不知多少年后李唐被无数百姓揭竿而起,朝廷无税,军队无饷银,积弱而亡!

    “良策不敢说,不过老祖宗却也留下了宝贝!天下士子出世家,无非是书籍被世家把控而已,百姓想有一本书穷其一生也不一定买得到。终其缘由莫过于纸张太过昂,其次书籍传播只限誊抄撰写,吾已有方法改造纸张制造之工艺,传播之法亦是成竹在胸,足以半年之内推广天下!现在,只待殿下决心了。”叶枫从跪坐的地方站起来,对李世民弯腰作揖,这一刻他彻底下定了决心,要会一会天下豪杰,世家门阀。不为别的,只为千年后那一场世界浩劫,那半壁江山沦陷,国人生不如死,堪比猪狗白鼠的场景,不会再发生!

    这是四万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痛,为了这痛不再发生,那座岛必须姓中华!也许,就算没了害人的膏药,也会有凶残的鹰爪,狠戾的熊掌,或者别的什么依然会掀起劫难。但……即是最锋利的鹰爪,最残暴的熊掌,也不可能有那荼毒的膏药残忍,卑劣!

    三千万英魂!三千万!这无论如何也不可饶恕,所以要么沉了它,要么姓中华,没有第三个选项!仅仅为了这一个理由,这改革也必须进行贯彻到底,有死无生!

    “先生,打算从谁家下手?”李世民沉默了很久,突然开口。他知道,要是下定了决心,必定要对自己家族下手,事情会发展成怎样也无法预料了。

    “先简而后繁,农村包围城市,也可麻痹世家,待天下农民都接受,大势狂潮之下,世家不过泛水之叶,只能顺势而为!吾知此事重要,望殿下只可告知陛下,也恳请陛下不可知会他人,包括太子殿下以及亲属。便以三年为期,若吾之法不可行亦无伤大雅,再行它法,若吾之法可行,再行暗中推广天下,蚕食世家,创一个国祚永存,再无饥荒,亦无兵祸之大同国度!或许会伤害到许多人之利益,但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叶枫直起身,开始在书房踱步,眼神越说眼神越是坚定,最后直到和李世民对视。

    “好,好一个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就以先生所言,三年为期限,你尽管去做,本王定当全力支持!”李世民犹豫的眼神也变得坚定,豪迈,如若真的能国祚永存,实现大同,那他这个王爷功比秦皇,甚至有过之而不及!他也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军事上如此,政略上也是如此,这个赌试,他应了,也准备要闯一条路出来了!

    “那么先生现在需要准备什么,尽管开口,本王必定竭尽全力。”

    “无需其他,只求殿下为吾争取陈仓令一职便可。”

    “好!先生且先持孤手令回去,三日内必定为先生争取妥当!”李世民拉着叶枫,重重许下承诺。

    封地的政策,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