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举家搬迁

    随着姜玉楼回家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生活也变得规律了起来。

    每天,他会在鸡鸣之时醒来,接着,会在洗漱完后吃着母亲准备到早餐。

    然后就是长久以来养成的锻炼习惯,晨跑后,简单擦掉头上的汗水,稍作休息,他会在书桌前坐下,老旧的木桌上,堆满了厚厚的稿纸,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

    他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划过,沙沙作响,像是在跳舞,每一个汉字都像是音符一般,汇集成一首独特的篇章。

    他的眼神如此专注,仿佛要将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刻入骨髓。

    他如此投入,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惫。他只是在那里,独自一人,默默地写作。

    独自创作无疑是孤寂的,但是作家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好在,他并没有感到寂寞,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故事。前世的记忆化作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他的笔下流淌出来,化为一行行的文字。

    姜玉楼享受着创作的乐趣,当然要是有那个人和他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就好了。

    “我的信应该送到燕京了吧,不知道那个傻姑娘收到了没有。”

    想到唐月雯,姜玉楼双目出神。

    每每想到女孩,他的心情都会好很多,这也是他排解孤寂的方法。

    想了很久,姜玉楼拍了拍脸颊,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姜玉楼,振作起来啊。现在不努力,你以后怎么给家人还有月雯想要的生活呢?难道还是要像从前一样,只有失去了才值得珍惜?”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就仿佛刚才的柔情并不存在一般。

    他就是靠着这种方式,使得自己沉浸在创作的狂潮中,无法自拔。

    这天,又是一场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在姜家的客厅里举行,这是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家庭事务的地方。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关于全家搬迁到燕京的问题。

    小儿子孝顺,为了他们老两口有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提出搬到另一个城市。

    这本是好事,但这个决定太难下了。

    姜家的气氛有些严肃,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决定。和往常一样,姜建国同志坐在主位上,他那满是沟壑的脸上带着严肃而专注的表情。

    “爸妈,大哥,燕京是咱们国家的首都,政治地位就不用提了。就说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姜玉楼劝道:“爸妈,你们的年纪也大了,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以咱们村里的医疗条件实在够呛,可是燕京就不同了,不知道多少国内知名教授可都在燕京的医院里,不时还有专家问诊,我可不想自己在燕京工作,心里还要一直记挂着你们在上河村是不是健康,安全。”

    他抚着下巴,若有所思地听着小儿子介绍着燕京生活的便利。

    李秀莲静静地坐在一旁,她的眼神透露出担忧和不确定性。为了孩子的未来,她肯定是愿意和孩子一起去燕京生活的。

    但是,老姜才是一家之主,如果他不愿意去,李秀莲的决心也会受到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