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回京

    一帮人参观完TVB的片场后,各有收获,就说满足了好奇心这一项已经很值得了。

    之后两天时间,交流团的人又参加了在香江举办的展览、售书活动等,最后还去香江的证券交易所转了一圈。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证券交易,不明白证券是什么,等到了解后,眼里只剩下羡慕了。

    最后一天,有半天是自由活动的时间。

    晚上大家就要坐飞机回燕京了,手里的钱再不花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团里的成员不再扣扣搜搜,仿佛全都变得慷慨大方了起来。

    一个个叫嚣着要去香江最好的商超,买最贵的东西。

    结果当一行人跟着陈威廉去了商超后,看到几万港币一件的衣服后,脸色变得煞白的同时,再也不敢看那些昂贵的奢侈品了。

    姜玉楼没有管他们,拉着自家女朋友的手,游走于各大专柜。别管买不买得起,看看总不要钱吧?

    当然,他既然来了,自然不会空手而回。奢侈品买不起,一般品牌又不贵。于是乎,他开始了在商场的扫货。

    连衣裙、西装、牛仔裤、皮鞋、高跟鞋还有运动鞋全都买了。

    特别是牛仔裤,他买的最多,有差不多十来条,要不是还有唐月雯帮忙,他一个人真带不走这些。

    内地牛仔裤特别少,且贵,以至于深城有一帮人,专门收购香港的二手牛仔裤。比如十五块钱收一条,转手能卖好几倍。

    末了,到了集合时间,老同志们买的不多,不是不舍得,实在是没钱。只是集合时,看他大包小包的,心里实在是酸的要死。

    逛到中午,大家吃过午饭后,方才回到酒店。

    “唉,老了老了,走了几步路就累的不行,现在得补会儿觉,要不上飞机都没精神。”

    “我也不行了,才走几条街就累死了。”

    “我倒是不累,但是看着好东西买不起更难受。”

    于是乎,大家趁着最后的机会,抓紧时间休息,或者整理物品,为离港做准备。

    姜玉楼和唐月雯回到房间后,开始了分配物品。

    “这件连衣裙你自己穿,这件给阿姨的,这套西服和皮鞋是给叔叔的……”

    除了这些外,他又翻出几条女式牛仔裤,一双女式运动鞋,“牛仔裤耐穿,也好和外套搭配,时尚不过时,配着运动鞋一点都不土。你平时和姐妹逛街,不想穿连衣裙的话,可以穿我给你准备的这套。”

    姜玉楼一边整理买来的衣服,一边自言自语道:“我刚才看了看商场的衣服,确实比内地多彩多样,甚至有本土设计师的品牌。

    说起来在六十年代的时候,香江最流行的还是宗主国的英国风。男装都是细襟领,贴身的;女装是仿西装款长衫,A字裙。

    到了七十年代,香江就举办过一次时装节,而正是这次时装节,使得全港重视起来了服装和服装设计。随着本土服装开始出现,再加上影视剧兴起,也大大带动了本土设计。

    等到了八十年代,香江制衣业已经比较成熟,开始学着国外打造本土品牌了。

    这样做好处多多,也许一开始会走些弯路,但是路走通后就是康庄大道了。

    而此时在国内,大概等同于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崇拜洋货,盲目追风国外产品,甭管哪个国家的,只要传到国内的,都喜欢的不得了。

    服饰和时尚设计这些概念非常淡薄,甚至此时服装还叫纺织业。

    转眼间,香江之行即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