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3章 垄断京城盐业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番剧烈打击下去,很容易引发既得利益群体的抱团反抗,现在皇家盐业公司刚刚起步,根本不可能统一市场。朱厚照自然担心到时候受苦的只怕还是那些老百姓啊。

    所以皇帝陛下决定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先逐一控制市场销售渠道。等晒盐规模扩大了,以及运输、销售渠道铺设开之后,再从源头全面打击私盐。

    朱厚照首先瞄上了京城的食盐销售,京城人口众多,每年需要消耗的食盐总量巨大,除了日常人口摄入,还有腌制食物等等也要用到盐。

    很快大明朝廷就按照朱厚照的意愿就将京城的官方食盐销售点,全部并入了皇家盐业公司,并且开始逐步从长芦盐场调来食盐。

    这批调来的食盐还是采用煮盐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每斤的成本虽高,但没有参入沙土,质量非常合格。

    皇家盐业公司的负责运营管理食盐销售的掌柜叫林业升,有进士功名,之所以转行做了商人,乃是因为弘治后期家族失利,不得已舍弃了功名,不过他也不后悔,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他为人孝顺,自然是愿意侍奉在父母身边,为父母排忧解难。不过这一下林业升也开始展现他的经商头脑来了,四十多岁的林业升凭借自己的头脑,在一家盐铺当上了大掌柜,此人在食盐销售和贩卖方面非常有经验,被东厂番子查知,被挖了过来为皇家盐业公司掌舵。

    不过他虽然有卓越的经商头脑,但是却被时代局限所限制,按照他的想法,陛下所调来的食盐质量这么好,按理说应该提高了价格去卖才行,这样的话就能向皇家工业公司那样,形成一种高端市场垄断效应,至此,食盐的售卖利润将会更高。

    朱厚照自然不可能那样做,这食盐和玻璃镜以及其它玻璃制品不一样,此时玻璃还不是生活必需品,老百姓家中有玻璃镜也行,没有也罢,并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食盐则不同了,如果食盐被垄断并且肆意抬高了价格,只怕会逼的百姓们起兵造反了,而且朱厚照一直进行的改革,除了有提高大明整体实力,加速大明科技发展的意思之外,自然还要为大明的百姓着想,如果朱厚照改革损害到了大部分百姓的利益,那他宁愿暂时放弃这种不成熟的改革也不愿去与天下百姓作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此乃至理也,朱厚照焉能不知。

    所以朱厚照非但没有提高这批食盐的售价,恰恰相反,他还令林业升把食盐的售价调低三成,以此来加强市场竞争。

    不过随后,朱厚照就发现自己的想法有些简单了,京城这里的人口如此之多,仅仅是此时的皇家盐业公司从长芦运输过来的食盐并不足以完全占领市场,反倒是引发了京城的抢购狂潮,毕竟这食盐价格可比市面上的降低的太多了。

    仅仅一天时间,皇家盐业公司的各大盐埔都宣布售罄了,朱厚照看着林业升提交上来的报告,顿时陷入了沉思。

    不过很快,朱厚照就恍然大悟了,明白了为何会出现抢购狂潮了,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这些人到底是谁,朱厚照心中是一清二楚。

    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需要用盐,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拿闲钱去屯盐的可不多,朱厚照此前已经令林业升宣布食盐是永久调价的,按理说是不应该引发抢购狂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