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39章 来自杞君的邀请

    老楼家之前就是“士”而已。

    楼令有问过师嬴,只是师嬴对于老楼家的上三代也讲不清楚。

    这种现象极其普遍,不是诸侯,哪怕当代贵族都不一定能够说清楚自己的祖上都有谁。

    一般情况下,只有某诸侯的后裔,他们才能算得清自己的祖辈都有谁,也就是存在族谱这种东西。

    如果没有家谱?那只能是变得落魄之后,对祖上的荣光念念不忘,一代代口语传承下去了。

    只不过,大多数人也就知道自己的上三代,再往上只记住了某位非常牛逼的祖先,更多真的记不住。

    类似于像刘备那种能念出自家详细族谱的人,还真的就是不多。

    “令大夫。”

    楼令下了会盟台,没有走几步路被人喊住了。

    “你是……你是朔?”楼令记得这个人。

    杞朔见楼令记得自己,露出大为高兴的表情,说道:“正是我啊。”

    楼令有所猜测,还是问道:“不知道足下特地喊我,有什么事情吗?”

    杞朔当然是有事情才会喊住楼令,只是那件事情不好直接说出来。

    同时,算上这一次,杞朔跟楼令也就第二次见面,想叙旧都没有什么好叙的。

    要不是有所猜测,楼令真的没有闲功夫跟杞朔尬聊,甚至愿意打招呼都算有礼貌了。

    估计是觉得差不多了?杞朔也就说道:“寡君想邀请令大夫,不知道令大夫的意思是……”

    杞国一直以来很低调,深怕别人注意到自己,给国家带来什么灾祸。

    不得不说的事情是,杞国其实也举国迁徙过,之前位处泰山附近,后来才搬到跟莒国比邻的位置。

    杞国为什么举国迁徙有记载在国史之中,列国知道的也不少,只是杞国不愿意多宣扬,没有多少列国在乎,慢慢也就变得不为人知了。

    这么一个低调到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国家,他们的国君邀请楼令见面,换作楼令之前没有猜测,大概会是满脸懵逼的表情吧?

    现在,楼令却是稍微迟疑,然后答应了下来。

    “那真的太好了!”杞朔将高兴明白表现出来。

    楼令却是不得不问:“不知道杞君邀请令是有什么吩咐?”

    所谓“吩咐”也就是说说而已。

    一国之君在国内都无法指使臣下之臣,哪能够跨国指挥嘛。

    杞朔就等着楼令提问,假装犹豫片刻,说道:“令大夫乃是姒姓,或许……”后面的话没有说,意思已经表达到了。

    楼令瞬间心想:“果然是这么一回事。”

    这个要提到杞国近来的境况。

    杞国与齐国、鲁国、莒国都是邻居。

    然后,齐国一再表现出极强的扩张欲望,不是跟鲁国大打出手,便是调头向东去欺负莱国,时不时还要和老冤家莒国上演全武行。

    那样的齐国自然会让人感到害怕,尤其杞国是真的弱小。

    齐国也不是没有欺负过杞国,只是杞国一次次硬生生忍下来,连找周王室或晋国告状都不敢,怕的就是哪怕得到周王室或晋国的帮助,不过是一次阻止齐国,下一次齐国会将杞国欺负得更惨。

    正是因为那种长期的举国上下惊惧,异常没有安全感的杞人闹出了“忧天”的事情,遭到齐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嘲笑,产生了“杞人忧天”这个成语。